中国父母与洋子女
中国父母与洋子女之间的代沟不仅在年龄上的差异,更因为之间所感悟的中西文化的深浅不同而形成难以意会的隔膜。 孩子读书怕吃苦,父亲很自然地想起童年时老师常常讲起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讲愚公是如何不畏艰难,天天挖山不止,一代一代地挖下去,终于移走门前的大山。父亲有声有色地描述着,儿子愈听愈茫然,突然打断父亲的话:“爸爸,我说愚公就是愚,这样的大山挖个什么劲儿,搬个家,不就成了吗?” 不听话的女儿没大没小地对着父母顶撞,在她激动的时刻,中文早已抛在脑后,所有的语言都是英文,甚至还有他们十几岁孩子的俚语,搞得父母不知所措,最后一句她说得斩钉截铁:“这是美国,学校的同学都这样,我为什么不可以?” 常常听朋友说:“怎么美国长大的孩子愈来愈难管了。想想我们那时候……” 海外华人父母敎育子女的时候,往往以自己小时生长的背景与方式为借鉴。实际上,已经出游了多年的海外华人,虽然置身于国外,但对国外最基本的原始的敎育不仅一知半解,而且,对于目前中国内地腾飞的大环境,也开始生疏。 在愈来愈多的情况下,最大的困惑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本身致力于找寻絶对的对与错,而忽视站在孩子的角度,特别是一个夹在双重文化下的孩子的立场来体谅、开导他们。(《环球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