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第一份工作

2005年4月25日

    
    恺佑刚过了4岁生日,美国爸爸跟中国妈妈商量,要给他找份工作,付薪的。妈妈一听就乐了,给这小不点儿付工资?我上到大三才当家教第一次挣钱呢。
    
    爸爸讲起他的“童工史”:4岁开始做家务,8岁开始送报纸。报童?妈妈的眼镜差点跌下,眼前的人怎么也不像悲惨的小报童出身,他可是出生于不愁吃穿的美国医生之家呀﹗
    
    我送报每个月能挣25美元呢,爸爸满脸自豪地回忆,那时的钱可比现在的值钱,我都用来给家人和朋友买生日礼物。你看我从不乱花钱,就是因为小小就体验了挣钱的辛苦。通过工作,还可以学会怎样负责任。小孩子挣钱,一石两鸟啊。
    
    两人很快商定,让儿子摆鞋子。一家四口一年四季的鞋子可不少,满满的两个鞋柜外,总有十一二双鞋横七竖八,躺在入门走廊,很需要整理,而且,四岁的孩子对此活能完全独立胜任。
    
    面试,由爸爸进行。父子俩三分钟内握手成交:工资每周10美分,周一为付薪日。培训和督导,由妈妈负责。工作成绩,则由爸爸每天下班回家时验收。
    
    恺佑果然不负期望,十分胜任.他不仅会把鞋子摆得整整齐齐,还自创了规矩:从左到右,由大到小。
    
    家里从此多了一道风景:每周一晚上,小“财迷”抱着piggy bank(装钱小猪),美滋滋地跟大“财迷”爸爸数硬币。这还顺带练就了恺佑的数数功夫,真是一石数鸟的工作。两岁多的妹妹恺伦看着看着眼红了,凭什么那么重要的工作只有哥哥做,她非要帮忙。恺佑倒不在意她“抢生意”,令他气恼的是妹妹把鞋子左右摆反。
    
    恺伦认为至少她自己的鞋子该由她自己作主,恺佑只好叹着气由她去左右她的鞋子。
    
    爸爸视恺伦的工作成绩,付她工资每周两美分至五美分不等。于是,家中又出了个爱数钱的小“财迷”。
    
    猜一猜兄妹俩如何花费自己的第一笔工资?
    
    恺佑在工作了约一个半月后,和妹妹来到玩具店。在爸爸的提示和店员的耐心配合(想想看要数多少枚硬币﹗)下,兄妹俩各自用自己的工资,给对方买了件小礼物。(来源/美国星岛日报)
    

 

 
·老师谈李光耀:他好学华文而不倦 (5-9)
·纽约领区汉语推广工作势头良好 (5-9)
·马来西亚华总会长吁速解华文师资荒 (5-9)
·美国政府拟激活全面中文教育 (5-9)
·新加坡学生在亚洲双语演讲赛中夺魁 (5-9)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