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写在毕业式之后

2005年7月19日

    
    文/李艺
    
    儿子4岁来到日本,不久学会了日语忘了中文,到6岁时,原本能阅读中文报纸的水平(有点夸张),竟变成了中文小文盲。真急坏了我们做父母的。刚好听朋友说,同源中文学校已经成立,我们就急不可待地给孩子报了名。也就是说进入日本小学一年级的同时,也成为了同源中文学校的一年级生。如今儿子已经上了高中,除了中途因考学停了两年以外,统算在同源学习了7年的时间。今年4月终于从同源中文学校毕业了。
    
    在毕业式上,手捧着毕业证书,家长、学生和老师,都不禁感慨万端。
    
    同各位来同源学校学习的学生一样,每到周末,母子俩,或父子俩,放弃休息和娱乐,春夏秋冬,风雨无阻,直奔同源学校。也许将父辈的中国情结,通过中国的文字和文化来传播给下一代,没有其它任何一种手段比这个更现实了吧。
    
    从开始学习b、p、m、f,到能够自如地查阅《新华词典》,从鹦鹉学舌似的朗诵课文,到如今能写出感想及作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日积月累的过程,不会有长足的进步。学习其实就是一种习惯,就是对这个习惯的坚持。
    
    应该说这么多学生在同源坚持学习,主要靠的是本人和家长的坚定的信念及毅力,同时,中国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强大,使人们看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对中文的地位进行了再认识,意识到了中文在世界上的不可缺。不仅是我们这些华人的后代为不忘中华文化而在努力学习中文,在同源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人的孩子努力学习汉语的身影。不能不让人感到欣慰。
    
    当然,同源中文学校的成立,给在日中国人的母语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机。特别是同源的办学精神,办学方向,办学手段,与在日中国人的要求相吻合。低廉的收费,也让人感到这个学习的机会,唾手可得。
    
    几年来同源中文学校在日本东京已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其普及率也相当高。作为同源学校的OB,我们还将关注着它的发展,期待它的壮大。
    
    儿子所在班级已经毕业了,在感谢同源学校的同时,如何继续提高这些毕业生的中文水平,使在同源学到的东西不致付诸东流,这正成为这些家长们的一个新的话题。(来源/日本新华侨报)
    
    
    

 

 
·温州籍小侨胞暑期回乡“留学”记 (7-19)
·中国着力培养对外汉语教育“生力军” (7-19)
·第四届“汉语桥”中文比赛圆满结束 (7-19)
·中国10年来外赠中文图书逾60万册 (7-19)
·600人确定参加首届世界汉语大会 (7-19)
更多...
 
·“中国巴蜀文化行”活动在北京揭幕 
·“汉语桥”比赛选手用汉语讲述中国故事 
·不是输掉了汉语,而是输给了考试 
·中日合作建立“立命馆孔子学院” 
·面对母语,大学生缘何成“老外”?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