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和妈妈们谈孩子学中文(二)

2003年4月18日

    
    华声报讯:几天前,我们转载了《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林希寄自德国的有关在海外教中文的文章,现将林希第二篇文章推荐给读者。
    
    如何进行直接认汉字的启蒙
    
    直接认识汉字启蒙的方法是中国古以有之的“韵文识字,字卡认读”。
    
    韵文识字当然不是让孩子们再去背三字经,而是海外华文教师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编的儿歌。
    
    儿歌能让孩子开口说中文,养成说中文的习惯,培养孩子对中文的兴趣。当孩子已经能背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意思以后,让孩子指着一个一个的汉字“读”他们早就背出来的儿歌,就是一种极好的无意认知的方法。
    
    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将孩子喜欢的儿歌放大后挂在墙上,让孩子自己指着去“读”。
    
    字卡认读是经常制造汉字“搬家”的情况,引导孩子对字形的注意力。这项工作要经常反复地进行。把黑板上的汉字搬到字卡上,看看学生还能不能认识?出示字卡让孩子们找找这些字在书上的什么地方?这都是锻炼孩子的再认能力。形近字的比较也通过字卡进行,通过观察找出形近汉字的细微不同。这对原来就是整体识记的孩子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
    
    6到7岁的孩子,不论是中国孩子还是德国孩子,对用字卡识字总是兴趣很高。在中文学校我们看到,下课时总有一些孩子跑到讲台上来拿着字卡“做游戏”,在玩中学习汉字。他们把字卡翻来翻去,表面上把字卡搞乱了,其实他们自有自己的分类方式,比如把动物都放在一起等等。有时候他们自己比赛猜字玩,猜出来就很快乐,谁说孩子们就没有成就感呢?有时候,孩子们直到上课还把字卡拿走藏起来了,这时候就不能急于批评他们,而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德国学校教孩子们时,因为条件比较好,有专门供孩子做手工的剪刀、纸张。我总是让他们自己做字卡。他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学习。
    
    周末的中文学校通常没有让孩子当场做字卡的条件,所以希望妈妈们能在家和孩子一起做字卡。方法是取白纸裁成边长为一寸半或两寸的方格,两两对折成田字格样,教孩子按照书上田字格里字的位置,用彩色笔将这个字写在方格子里。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彩色可以经常变换,每天用不同的颜色,让孩子知道自己已经学了多少字,及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字卡的另一面应该写上这个字的汉语拼音,当孩子以后学过汉语拼音后,就可以在忘了汉字时,通过拼音帮助回忆读音。
    
    做完的字卡还可以套上塑料套挂在墙上,经常让孩子认读。等孩子认熟了,再更换另外的字卡。
    
    有的家长图省事,随便给孩子买几盒字卡就不管了。其实他们没有注意到,有些绘有精美图案的字卡是给3岁左右的孩子学说话用的。孩子的注意力全被图案吸引,对汉字的观察减弱,对孩子学汉字不利。因此使用这种字卡时家长更要加强辅导,要时时遮挡住画面让孩子认字,平常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的家长还是用自制的不带图案的字卡比较合适。
    
    对于完全没有汉语基础的德国孩子或完全没有普通话基础的中国孩子,带图案的字卡一目了然,能让他们开口说话,认识一些在德国没有见过的东西,学习一些名称。所以这种字卡应该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就使用,目的是教孩子说普通话,而不是认字。
    
    通常教师在课堂上会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字卡。而在家里,家长们就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段,根据不同的学习目的(认字还是说话)选用符合孩子需要的字卡。
    自制字卡时还应注意不要选另一面有画面的,如挂历纸。因为有的孩子会像玩拼板游戏一样,从残缺的画面上知道记住反面写的是什么字。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智力超常的德国孩子或比较顽皮的中国孩子身上,使成人在惊叹孩子们超常的记忆力的同时,更应认识到利用心理学上的“有意注意”进行引导的重要性。
    
    怎样教孩子理解字义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国内小学教师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这对汉字的字义教学至关重要。汉字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像古汉语那样有大量的一个字即一个词的现象,而是出现了大量的由两个字组成的词。所以我们仅教孩子认识一个字时,孩子往往不能正确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必须通过组词才能在大脑里获得具体鲜明的形象,然后才能正确地使用这个字。组词时注意要让学生组他们能理解的词,开始时是大量口头组词,以后可以尽量选他们学过的字组词,有时可用拼音和汉字混合组词。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正确理解词的意思。比如:“电”,应该让孩子们组的词有“电灯”、“电话”、“电视”、“电影”、“闪电”等常用词,教学实践中,孩子们还会自己组出如“手电筒”,“电冰箱”、“电脑”等等他们熟悉的词,而不要给孩子组“水电”、“发电”这样他们还不能理解的词。家长在让孩子自己组词时,应该纠正不恰当或不准确的词,并帮助孩子扩展词汇。但请注意当孩子组词不当时,不要轻易否定孩子,更不能讥笑孩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如用“子”组词,孩子在说出“裤子”、“裙子”等词以后,还会说“报纸”、“写字”这样的词,这是因为发音不准确造成的,纠正孩子的发音,告诉孩子这是由别的字组成的词即可。
    再如孩子刚开始组词时常会说“绿草”、“绿菜”、“黑云”,家长只要告诉孩子们常说的是“青草”、“青菜”、“乌云”就可以了,不能认定孩子完全错了,否则会使孩子将来在学习写作时不敢灵活地遣词造句。对“红花绿草”,“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这样的文学描写词句就缺乏想象力了。
    
    组词还可以让孩子区分出汉字中的同音字,这是学习汉字的又一个难点。不过只要从小就做到“字不离词”,孩子还是很快就会习惯的,比如他们在区分“木”和“目”时,都知道一个是木头的木,一个是眼睛的意思。
    
    “词不离句”是指让孩子用词造句,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目的是让孩子正确地学会用词。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主要也是以口头练习为主。请妈妈们特别注意的是要教孩子讲完整的中文句子,而不是中德文混合的句子。
    
    希望妈妈们在指导孩子学习汉语的词和句时,经常“念念有词”,不厌其烦。不仅在拿任一样东西给孩子时说出这东西的中文名称,还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如讲反义词,讲带“子”的词的对话比赛,只要你放下架子,不要怕被孩子难倒,你就会品尝到从孩子的小嘴里听到一连串的“刀子,剪子,包子,饺子,筷子,盘子,鞋子,袜子,杯子,被子……”时的喜悦。
    
    而这种练习,可以在散步时进行,可以在做饭时进行,也可以在给孩子洗澡穿衣时进行,一点都不存在“没时间”的问题。
    

 

 
·老师谈李光耀:他好学华文而不倦 (5-9)
·纽约领区汉语推广工作势头良好 (5-9)
·马来西亚华总会长吁速解华文师资荒 (5-9)
·美国政府拟激活全面中文教育 (5-9)
·新加坡学生在亚洲双语演讲赛中夺魁 (5-9)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