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华夏·中华·中国

2004年9月2日

    
    我们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华夏”、“中华”、“中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国是奴隶制的“夏”,建国的民族就叫“华夏族”,所以中国有“华夏”之称。“华”是美丽的意思,“夏”有广大之解,两字组合成“华夏”一词,是说又大又美。据《左传》记载,“有利益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这个解释便把“又大又美”上升到一个高精神文化,高物质文明的境界。
    
    确实,中国的礼仪曾给世界文化深远影响,儒家思想、道家理论至今是世界文苑的瑰珍宝;中国服饰也曾影响整个东南亚,“唐装”至今独成一体,世界顶尖级的服装设计师都经常从华服中取得灵感。“华夏”之名真是起得绝佳、绝妙!
    
    周朝时曾将国土称作“中土”,“中土”加上“华夏”,所以中国自古有“中华”之称。此词较后出现在《三国志》,有“游步中华”句。
    
    关于“中国”的称谓,历史更加久远,两三千年前,我国最古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惠此中国”诗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作中提到“中国”的更无法数计。
    
    不过,那时称“中国”有个错误认识,即各少数民族均属东西南北之“偏夷”,“中国”是正宗,指中原一带,同今日中国的概念已大大不同了。(摘自语文教学资源网)
    

 

 
·老师谈李光耀:他好学华文而不倦 (5-9)
·纽约领区汉语推广工作势头良好 (5-9)
·马来西亚华总会长吁速解华文师资荒 (5-9)
·美国政府拟激活全面中文教育 (5-9)
·新加坡学生在亚洲双语演讲赛中夺魁 (5-9)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