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养”·“抚养”·“供养”·“赡养”
“扶养”“抚养”“供养”“赡养”都是“养”,如果问一句:“哪个词是长养幼?哪个词是幼养长?”可能有人得不了满分。即使是著书立说的学者,也难保不会出错。有例为证: 北京某出版社出的一本专讲语言文字方面的书,作者认定“‘扶养’指扶助、敬养的意思,是指晚辈对长辈的供养”,“‘抚养’指养育、教育、爱护、保护的意思,是指长辈对晚辈的教养”。 据查考,这位作者解释“抚养”的意思是对的,但解释“扶养”可就错了。 “抚养”确是长辈对晚辈的教与养。晋李密《陈情表》:“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辞海》解释“抚养”:“父母对于子女的抚育、教养。”《现代汉语词典》也作类似的解释。 词典对“扶养”的解释却与上述这位作者的意见相悖。《辞源》:“扶养:抚育。《列女传·魏芒慈母传颂》:芒卯之妻,五子后母,慈惠仁义,扶养假子。”母“扶养假子”,足见是长养幼。《辞海》:“扶养:犹抚养。”《现代汉语词典》:“扶养:养活。‘把孩子扶养成人。’”根据这些权威性的解释,可见“扶养”同“抚养”,“扶养”同样是长幼的教与养。 表示幼养长的意思可以用“赡养”。“赡养”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供养”也是幼养长的意思。《韩非子》:“子盛壮成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消之。”“赡养”与“供养”可以换用。“抚养”与“扶养”可以换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