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隹”和“佳”

2004年9月28日

    
    “隹”读zhuī,字形和“佳”jiā相近,因而很容易混淆,有人把“佳节”写成“隹节”,也有人把字典里的“隹”部念成“佳”部。特别是在写书法作品时,这两个字又是很难分辨。
    
    “佳”字现在很常用,是美、好的意思,如“佳节”就是欢乐愉快的节日;“佳酿”就是美酒;“佳丽”古代既指美丽的景色又指美丽的女子;“佳肴”就是精美的饭菜;“佳音”是好消息的意思等等。
    
    “隹”是个象形字,在古书上是指尾巴短的鸟。它作为偏旁出现在合体字里,有时表读音,有时表意义。“隹”作声旁的字,有“堆、椎、锥、睢、崔、催、摧”等;“隹”作形旁的字,意思大都与鸟有关。如“雀、雕、雁、雉、睢、隼”,就是各种类型的鸟的名称。又如“集”字的本义是鸟落在树上。“雇”字的本义是鸟立在门上,后来把鸟踩着的“半扇门”(户)移到上面,就形成了现在写法的“雇”字。“霍”的繁体字,在雨字头下面排写着3个“隹”,表示暴雨袭来,群鸟“霍”的一声,骤然惊起,可见它是个描摹声音的字。至于“隽”字,最早是鸟肥的意思。现代汉语中我们常用“隽永”这个词形容文章写得意味深长,这个意思就来自肥鸟清香可口,吃到嘴里“味美而长”。
    
    再如古书上写道:“雄,鸡父也;雌,鸡母也;雏,鸡子也。”现在,这几个用“隹”作形旁的字,表达的意思已经远远超出“鸡”的范围。“雌”“雄”成了生物性别的标志,“雏”字也不再专指小鸡,人们不仅可以把任何幼禽称之为“雏”,甚至对初具规模的事物,也称作“略具雏形”了。
    

 

 
·老师谈李光耀:他好学华文而不倦 (5-9)
·纽约领区汉语推广工作势头良好 (5-9)
·马来西亚华总会长吁速解华文师资荒 (5-9)
·美国政府拟激活全面中文教育 (5-9)
·新加坡学生在亚洲双语演讲赛中夺魁 (5-9)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