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随臣介之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当重耳发现肉是介之推从自己腿上割下来的时候,感慨地流下了眼泪。 后来,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之推。然而介之推并没有表白,他同自己的老母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亲自带人去请介之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之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介之推背着老母已坐在一棵树下死了。晋文公非常伤心,为纪念介之推,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