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歌
相传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王安石赴京赶考,赶往东京汴梁。这日,到了江宁的马家镇。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打听,原来是该镇首户马员外在征联择婿。第一关,即是门上所挂两盏硕大走马灯,一盏上书: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步”为仄声,当是上联。据当地人说,一共有三关,小姐还可能加试。 王安石一看,赞叹道:真是好句。可惜我没有时间在此地耽搁,如有时间,一定要会会这位才女。感叹自己无缘,只好与书童继续赶路。 王安石会试时,飞书走檄,斐然成章,第一名交卷。主考官是当代著名文豪欧阳修,时任参知政事、太子少师。他见王安石少年英俊,不由心中欢喜。便问到:答题如何呀?王安石道:学生自认尚可。欧阳修一指厅外的飞虎旗道: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王安石知是主考官出联,“身”乃平声,应为下联。以下求上,往往难度较大。转念一想,不由心中“呀”了一下,便答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欧阳修一听,好对,大喜。你真乃才思敏捷也。王安石却心中暗想:那才女是吾之贤助也。 这日,王安石主仆二人到了马家镇。看见两个家人无精打采,站立门旁.面前有一案,案上笔墨纸砚齐备。王安石拿起笔来,龙飞凤舞,一挥而就。一个家人懒怏怏拿起,送入大堂。 小姐在内隔帘观看。但见王安石英俊年少,气宇昂昂,话声朗朗,已是喜上眉梢。也是王安石满腹经纶,后两关自然轻松而过。两情相悦,终身立定。马老亦是读书之人,谈诗论经也是行家。有此贤婿,自然不会放过。王安石只好让书童回家报讯,让父母前来下聘。 结婚这天,合家上下,喜气洋洋。正在此时,又有飞报传来,王安石为钦定第四名进士。马家大院顿时一片欢腾,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王安石此时喜不自禁,抓起笔来,在红纸上大书连体喜字,家人、丫环纷纷拿去,到处张贴。这就是后来中国人在办婚事时,到处张贴大红双喜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