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当皇帝的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很好? 他决定让郑和带一支队伍,出使国外。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非常高兴。 从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后来,明成祖得病死了。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郑和的七次航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说明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