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系列教材简介

一、《汉语》系列教材是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委托北京中国语言文化学校为海外华侨、华人学生编写的一套汉语教材。主要适用对象是海外全日制华文学校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学生,也可供其他学制的学校选用。 二、全套教材共50册,包括: 《汉语》
12册 《汉语练习册》 12册 《说话》
12册 《汉语拼音》 1册 《汉语拼音练习册》 1册 《汉语教师手册》
12册 三、《汉语》系列教材是一套语言教材,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具备汉语普通话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并初步了解中国文化,为进一步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为适应海外华文学校汉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编写者在全面了解海外全日制华文学校汉语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参照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等级标准研究小组制定的《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词汇等级大纲》、《语法等级大纲》等汉语教学的研究成果,依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有关规定,合理编排教材内容和规范语言文字。这不仅为学习者将来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提供了方便,也较好地体现了这套教材的科学性原则。 四、《汉语》系列教材从学习者的特点出发,在编写过程中将汉语知识化难为简,编排简洁明了,并力求内容题材广泛,练习形式多样。整套教材注意了突出实用性和趣味性。 为系统有效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编写者依据海外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用不同方法训练不同语言技能的要求,在编写时设计了读写课和说话课两种课型,编写了供读写课使用的《汉语》课本及《汉语练习册》和供说话课使用的《说话》课本。 1.《汉语》课本和《汉语练习册》
《汉语》课本是《汉语》系列教材中的主教材,主要用于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点)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以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并为学习说话课打基础。 《汉语》课本每册15课,共出现常用词2900个左右,常用语法项目200项左右。每课包括学词学句、课文、生词、练习(练习另编成册)等内容。 《汉语》课本以句子结构为中心,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顺序地介绍常用词语和语法点,并围绕每课出现的词语和句型组织课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选编了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中国童话、寓言、历史故事以及科普知识、语文知识等。课与课之间采取以旧带新、滚雪球的方式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和积累汉语词汇和句子。课本中还配有大量插图,辅助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汉语》课本1—8册逢五逢十的课是单元复习课,内容包括阅读课文以及字、词、句的复习,除此以外,还以“有趣的汉字”为标题,介绍了部分汉字由图画演变到现代汉字的过程,以提高学生了解和认识汉字的兴趣。9—12册逢五逢十的课是写作训练课,介绍了基本的写作知识并配有阅读课文。复习课的阅读课文是综合一个单元出现过的词语和句型组织的新的语言材料,一般不出现新句型和过多的生词,学生读后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也有新鲜感,并能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兴趣。
《汉语练习册》紧密配合课本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语法点编排练习的形式和内容,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练习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实用。 2.《说话》课本 《说话》课本与《汉语》课本配套同步编写。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汉语听、说能力和用汉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 《说话》课本每课的内容包括:句型训练、会话、生词和练习等。 《说话》课本以功能项目(如:问候、介绍、问姓名、问时间等)为中心,并结合一定的情景组织对话材料。每课语音、词语、语法点的内容配合主教材《汉语》中平行课的内容,每一平行课生词的重复率在80%左右。《说话》课的生词量控制在较小的数量之内,以便于学生在较少语言障碍的情况下运用已积累的词语、句型进行“说”的操练。《说话》课本每课都配有适合会话内容的插图。每课都编排了以训练学生说话能力为主的练习内容,并选编了相当数量适合儿童学习的儿歌、古诗和绕口令等。 《汉语》课本和《说话》课本既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又具有各自的体系、特点,相对独立,因此既可配合使用,也可独立使用。 3.这套系列教材将《汉语拼音》课本和《汉语拼音练习册》独立编写成册,是为了方便海外不同类型华文学校的教学需要。针对海外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汉语拼音》课本采用变通的办法,尽量避开拼写规则,力求简明实用。课本还力图通过图画与音节的对照,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音节和汉语、汉字的关系。《汉语拼音练习册》配合《汉语拼音》课本编排练习内容,主要用于对学生进行认读声母、韵母、声调、拼读音节以及辨音、正音的训练。
4.《汉语教师手册》是为使用《汉语》课本的教师编写的参考读物,主要帮助海外教师理解教材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教师备课、辅导学生提供教学方法、教学建议和必要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部分测试题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