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西湖览胜:不是人寰是天上

2005年9月12日

    
    俗谚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极言苏杭两地的风景秀丽,市面繁荣,到了诗人们的笔下,就渲染得更绮丽繁盛了。北宋有一位诗人叫蒲宗孟的,他身在苏州,还在重温杭州旧游之梦,写了一首《游虎丘山书钱塘旧游》道:
    
    失却湖山恨去舟,新年无意作春游。东风昨夜思龙井,晓雨全家入虎丘。望见远峰疑石弄(南高峰胜处),误导归路认花楼(沙河胜处)。明朝一出阊门去,清梦遥知在两州。
    
    这首诗妙在夹写苏杭两州的名胜,夜梦龙井,晓入虎丘;远峰起处,疑是南高胜迹,归路花草,误认沙河奇景,如果一出阊门,那么梦魂就缠绕在两州之间了。
    
    西湖山水,固然增添杭州的美丽,但杭城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十万人家,鳞次栉比,本身也是十分华丽壮观。宋人黄公绍有诗道:“朝了霍山朝岳帝,十分打扮是杭州”,这“十分打扮”4字,写尽了杭州的繁荣景象。尤其在宋代,其繁华可与汴梁媲美。当时的诗人潘阆有一组《忆余杭》的词,内容都是回忆杭州和西湖诸名胜的,当他写到钱塘(即杭州)时: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万家掩映翠微间,处处水潺潺。异花四季当窗放,出入分明在屏障。别来垂柳几经秋,何日得重游?
    
    请设想千家万户,都掩映在湖光山色间,家家窗前盛放着嫣红姹紫的四季鲜花,到处竹引清涧,水声潺潺,人们进进出出,仿佛在锦屏中游。那种高楼大厦,花团锦簇的豪门巨室固不用说,即使是小户人家,也莫不莳花植木,编篱结榭。宋代项安世有诗专咏堤上人家道:
    
    高高下下十五里,白白红红千树花。总在蔬篱断垣里,背堤临水小人家。(《春日堤上》)
    
    这种太平景象,何等旖旎!所以人们说苏东坡曾做过杭州太守,也做过颍州太守,两地皆有西湖,后贬谪广东惠州,也有西湖,但“天下西湖三十一,不知何地似杭州?”意思是说天下以西湖名者凡三十有一,求其山水秀丽,人文荟萃,没有一个及得上杭州的,因而潘阆要慨叹“何日得重游”了。(来源/人民日报,作者/斯尔螽)
    
    
    

 

 
·蒋天龙:打造美东华文传媒的旗舰 (9-13)
·赵业华专访:让华文媒体帮助培养华语人才 (9-13)
·萧依钊:华文报与华文教育的内在连线 (9-13)
·瑞士华文“传”与“教”相辅相成 (9-13)
·施密冷荣任旅菲临濮总堂华教联谊会新届会长 (9-13)
更多...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全球汉语热 对外汉语教师奇缺 
·综述:海外汉学学术研讨渐受关注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