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民族绝艺竞风流 京城老少叹观止(图)

2005年10月8日

    

pic6.jpg

图为在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来自新疆的艺术团为宾客表演民族舞蹈(中新社/钱兴强 摄)


    狮王争霸鏖战酣,维族娇娘裙裾扬、傈僳族男儿“下火海”,闽乡女子肩扛山……56民族绝艺10月1日竞妍京城,贺中国56岁华诞。
    
    在龙潭公园举办的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上,各地顶尖艺团以扛鼎绝技,令终身浸淫现代文明的都市人击节称奇。
    
    此间,“上刀山、下火海”非止一句豪语,云南傈僳族的汉子使之兑现为一个然诺。人群如潮,一架巨木擎起的刀梯拔地而起,数十柄利刃次第横插,在观众难以置信的眼神中,栗色肌肤的勇士,双手迎握刀刃,赤脚踩踏刀锋,巧若灵猿地攀上十数米的“刀山”之巅。
    
    他们还以同样的从容神色在熊熊火塘中赤脚而舞,一时火星四溅,激射出的燃炭如吐焰狂蛇。观者心悬,而演者神闲。
    
    比之昂藏须眉,闽乡女子的挑幡表演也不遑多让。她们手舞东风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数十斤重的长幡,在她们手中从心所欲,翻手覆手,虎跃龙腾。长幡旋转如蓬,风声猎猎,原由男人担纲的表演项目如今皆由女子传承,绕指柔化成百炼钢的凛凛威仪。
    
    诞于殷商时期、有“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之誉的傩舞也在此间亮相。这种古代驱疫祈福的神秘宗教仪式,由“酬神”的巫舞,变为今日的“娱人”节目。一张张诡魅的面具,男将豹眼圆,女将凤眼微阖,少将眉一只箭,武将眉如烈焰,简练粗犷,把远古先民在天地初开时原始的生命意识传越千古。
    
    此外,壮乡“东方狮王”、小飞天徐氏家族、哈尼族的芒鼓舞者等表演也令观者大开眼界、忘我流连。
    
    少数民族绝技展演的总策划说,此次活动旨在实现发掘少数民族文化、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扬三个目的,甄选的都是各地最具特色和艺术水准的表演项目。华夏民俗奇观毕集一地,令国庆假期留守的北京民众大享饕餮文娱盛宴之趣。(来源/中新社,作者/沈嘉)
    

 

 
·中文口语自动测验系统 (10-8)
·汉语水平考试(文秘)通过鉴定 (10-8)
·天津塘沽文化墙破解书法难字之谜 (10-8)
·“许慎文化在漯河”:打开中华汉字大门 (10-8)
·浙籍侨胞关注海外青少年华文教育 (10-8)
更多...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刘泽彭:中国热为全球华文媒体带来历史机遇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