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上海都市产业园区生机勃勃

2005年5月31日 9:36

    
    华声报讯:据文汇报报道,在加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过程中,上海都市型产业同样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在上海,都市型产业是指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它以大都市的信息流、人才流、物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和加工制造为主体,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就业容量,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上海是中国的现代工业发源地,在上海的中心城区,有一大批地理位置优越、厂房结构良好、配套设施齐全的工业企业。但其中一部分企业由于经营机制不灵活、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产生污染等因素而闲置;一些位于原市郊结合的乡办、村办企业,由于不适应城市扩容和城市功能发生变化的要求也处于闲置状态。为了使这些存量资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需求下,在市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有关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进都市产业发展,按照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引进企业,并以出租房屋、提供公共设施和物业服务为主要功能,一个个新兴的产业园区由此“浮出水面”。至2003年年底,上海10个中心城区已经建成近230个都市型工业园区(楼宇),园区总建成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盘活国有资产80亿元。都市型工业单位数5201家,提供就业岗位69.42万个,工业总产值达到1559.4亿元,工业增加值434.8亿元,利润总额80.9亿元,税金总额61.24亿元。
    
    中小企业成为生力军
    
    尽管上海的都市型产业园区问世时间不算太久,但却始终处于健康高速发展的状态。从2000年至2003年,上海都市型工业增加值、年末资产和利税总额,环比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5%、6.37%和16.7%。在7个行业中,服装服饰业规模最大。
    
    在上海的都市型产业园区,中小型企业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2003年,上海的各都市型工业园区吸纳的中小型企业有4900多家,从业人员46.8万人,工业总产值821.6亿元,占都市型工业比重分别为9.2%、67.1%和52.7%。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都市型产业园区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商及港澳台投资。2003年,上海都市型工业中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达1970家,工业总产值1006.1亿元。
    
    由于都市型产业园区大都处于中心城区,有关部门在推广都市型产业园区时,从一开始就强调“一业特强”,这一措施目前已产生明显效果。各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都市型工业,已形成了各自的产业特色。如:黄浦区的旅游纪念品行业,杨浦区的家用纺织品行业,虹口区的箱包业,长宁区的服装服饰业,闸北区的印刷媒体业,普陀区的包装印刷业,徐汇区的生物制品业等。在上海,徐汇区的聚科生物制药产业园、闸北区的印刷媒体产业园,普陀区的国际包装印刷城、杨浦区的国际家用纺织品工业园、长宁区的虹桥服装精品园及服装时尚产业园等,在业界都是赫赫有名。
    
    都市型产业园区目前已初步搭建了一批都市产业公共发展平台。通过构建产业发展公共平台,为“特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黄浦区的“中华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公共服务平台”、普陀区的“上海国际印刷城包装设计研发中心”、长宁区的“服装产业发展平台”、闸北区的“印刷媒体数字化加工服务平台”等。这些平台的搭建,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服务,而且成为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
    
    服务于城市经济能级提升
    
    未来一段时间,上海的都市产业将在引导并初步形成都市产业发展体系、保障城市就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先进制造业延伸和拓展的都市产业,对于优化都市产业功能、改善都市综合发展环境、增加就业、盘活都市资产存量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据透露,2005年都市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保持规模,拓展内涵,提升功能。逐步建立拥有服装服饰业、食品和农用品精深加工业、包装印刷广告业、工艺旅游纪念品业、室内装饰用品制造业、小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化妆品及清洁洗涤业等传统都市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创意产业等新兴都市产业的产业发展体系,体现都市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
    
    与此同时,都市产业今后的发展重点将放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的拓展,以顺应上海城市经济能级提升的需求。目前,由于受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的制约和上海城市产业布局的引导,在都市产业园中,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今年,上海将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性产业的发展,重点是扶植以设计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部门——具体包括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时装、数码、包装印刷、广告制作、出版、手工艺、旅游纪念品等行业。与此同时,以新颖前卫的营销理念为依托的项目全程策划以及包括艺术展览、艺术设计、影视动漫制作、视觉艺术创作、时尚设计、工艺美术创作等行业也将获得更多关注。
    

 

·留学人员购汇手续简化 海外亦可国内换汇 (8-8)
·韩使馆将对伪造材料的申请人给予制裁 (8-8)
·俄罗斯高校计划增加公费生招收数量 (8-8)
·中国留法学人二十年回顾:讲述感人故事 (8-8)
·英国八成外国学生满意其留学生活 (8-8)
更多...
·中国发展呼唤优秀海归人才 (8-8)
·六百“海归”闯江城 创办四百多家企业 (8-3)
·低薪引来留洋硕士 中关村海归身价低迷 (8-2)
·重庆医科大学引进20多名海归人员 (8-2)
·北京海淀区侨办调研归国留学人员创业情况 (8-2)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