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归侨陈宗器:“勤于建言献策”讲好苏州故事-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老归侨陈宗器:“勤于建言献策”讲好苏州故事

2021年06月22日 16:5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苏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宗器讲述自己的归侨情。 蒋振江 摄
    苏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宗器讲述自己的归侨情。 蒋振江 摄

  中国侨网苏州6月22日电 题:老归侨陈宗器:“勤于建言献策”讲好苏州故事

  作者 周建琳 钟升

  父亲来自台湾,母亲是日本人,自己也出生在日本,然而一家人却选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扎根苏州,与当地的发展建设同呼吸、共命运。在朴素的家中,苏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原副主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宗器将自己与国家同甘共苦的风雨历程和峥嵘岁月娓娓道来。

  “物理老师却以教日语闻名”

  今年76岁的陈宗器,身体硬朗思维敏捷。忆童年,最让他得意的是,当时在苏州上小学三年级的陈宗器天天提着篮子去买菜,因为当时家里除了陈宗器没人会用苏州话买菜。

  “刚到苏州我们一家人没有一个人会讲苏州话。我自己都佩服自己,一年没到,我就会讲苏州话了。”陈宗器开心得笑起来,像是回到孩童时代。

  相比起自己出生地日本的日语,苏州话却更像自己的母语。冥冥之中,陈宗器展现出了与故土的强大牵绊。

  1973年,陈宗器进入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学习,毕业之后回到苏州下辖的吴江县桃源中学教物理,一年后到苏州市39中再执物理课教鞭,这一教就是8年。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打开开放的大门。苏州和日本的交流也随之增多,日资企业开始进入苏州,于是陈宗器常被请去兼职教日语。

  “我教日语的时间比教物理还长呢!”陈宗器回忆说,那个阶段,他要走进农村给需要出口太湖蚬的渔民教日语,走进乡镇企业给一些工人或技术人员教日语。后来,一些夜校、党校、工业园区也慕名力邀陈宗器在业余时间教授日语。

  大家都迫切地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作为归侨的陈宗器刚好为自己的出身地日本与第二故乡苏州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交流的桥梁。

  由于陈宗器在日本生活过多年,对日本本土文化的切身体会,以及自身蕴涵着多种文化交融形成的独特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学生,成为改革开放后苏州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知名度较高的日语老师。

  “那个时候,我教日语都是兼职的,当翻译是义务的不拿工资,但想到自己能够为促进中日民间交流尽绵薄之力帮到大家,感觉很值得。”陈宗器回忆说,那个阶段很多时候自己都累得嗓子哑了,但看到学生积极性这么高,心里仍然很高兴。

  “民生和侨界是我最关心的”

  1986年,陈宗器开始担任苏州市侨办副主任。1990年4月,陈宗器任苏州市政协祖国统一委员会副主任,随着这个专委会名称的变迁,他先后任政协海外联谊委员会副主任、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这个岗位上他整整工作了二十多年。

  从第十届全国人大开始,陈宗器担任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十年间,他在全国人代会上积极建言,所提的议案和建议总是聚焦于民生话题。从辐照食品外包装标注问题到减轻教育负担,从加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建设到涉侨群体的出入境难题,身边点点滴滴的民生冷暖始终是他最关心的事。

  作为侨界的全国人大代表,陈宗器对侨界人士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是十分关注。

  苏州是个海归人士集聚的地方。陈宗器敏锐地发现这些海归人士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巨大热情。“他们要求参加国内的政治生活,反映他们的声音。这是他们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现在对这个问题就应该有所考虑。”陈宗器透露,很多年前自己就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海归人士参与国内政治生活的相关建议。

  陈宗器时刻不忘走访基层,了解社情,倾听港澳台和涉侨涉外人士的心声和诉求。“我平时比较注意和大家交流,把情况搜集起来形成建议。侨办侨联我经常去。我曾经提出的有关涉侨群体的出入境问题等都是在侨办侨联了解到的。”陈宗器认为,自己是人大代表就要在工作中做个有心人。

  “最关注苏州制造和苏州教育”

  “十四五”开局,苏州提出要打造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前辈,在苏州建设“最美窗口”的时候,陈宗器最关心教育。“现在学校的教育太注重分数了,孩子的压力很大,如何减负喊了这么多年却并没有得到好的收效。还有现在孩子们都喜欢攀比,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倡导节俭、谦逊和平等。”

  陈宗器特别关注中国教育在国际化浪潮中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他认为,中国的教育要立足于本国实际情况,但又不能闭关锁国,要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善于在对外交流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

  聊起苏州制造,陈宗器更是深有感触。他说,上世纪80年代,苏州当地的长城电扇、香雪海电冰箱、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在国内家用电器行业异军突起、风靡全国,苏州人自豪地称之为“四大名旦”。

  “那时候我们去北京出差,和日企谈判我国第一代彩电生产线进口成套设备事宜,入住在酒店,服务员知道我们来自苏州,总是想尽办法向我们要孔雀电视机的购买票。”如今再回忆往事,陈宗器遗憾地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九十年代末“四大名旦”就淡出了人们视野。

  陈宗器认为,放眼大江南北,“苏州制造”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这是几代苏州人接续奋斗的结果。当前,苏州的工业制造正实现从速度到质量的转变,就要创造更多叫得响、信得过、品质好的“苏州制造”品牌。(完)

【责任编辑:刘曦涵】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