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21条行政村获评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开平21条行政村获评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

2023年02月16日 15:14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开平21条行政村获评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

  党建聚合力 侨村焕新姿

  近日,江门市百条“红色美丽侨村”名单公布,开平市共有21条行政村榜上有名,获评数量位列江门市各县(市、区)第二。

  开平红色资源丰富,孕育了革命烈士、“刑场上的婚礼”主角周文雍,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劳培、李雁南等一批革命英雄人物。同时,开平被誉为“华侨之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台同胞逾103万人,分布在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开平市用好“红”资源、写好“侨”文章、打造“美”乡村,大力建设“红色美丽侨村”,成为突出党建引领作用的主阵地、展示基层治理的新窗口、凝聚侨心侨智侨力的大平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文 江门日报记者 胡涛

  通讯员 区芷萍

  建强战斗堡垒

  用好“红”资源

  去年8月1日,开平市党员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谭国标故居举行,对第一批10个开平市党员教育基地进行授牌,充分发挥县级党员教育基地在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开平市以全域党建地图3.0版为统领,深挖村落红色资源,编印《开平市红色教育点》宣传画册,开展开平市第一批党员教育基地认定工作,以百合镇茅冈村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工作为重点,修复、升级周文雍、红线女、劳培、谢创、谢永宽等革命先烈、侨乡先贤的故居,抓点、连线、扩面,发展“红色+旅游”乡村业态,串联形成10条红色教育精品路线。

  筑牢红色阵地,更要讲好红色故事。开平市依托底蕴深厚的侨乡文化和丰富的碉楼资源,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打造“国字号”品牌“碉楼下的党课”,印制《天露山下映山红》等红色故事刊物,积极推动权威主流媒体对红色故事进行宣传报道,成功以“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生动讲好、广泛传播侨乡红色故事。

  同时,开平市积极办好红色活动,在准确解读红色文化内涵、整合红色元素的基础上,以红色侨乡文化为载体,举办“寻找碉楼红色故事,传承侨乡爱国精神”“走进红色古镇·遇见优品侨乡”等主题微拍大赛,以自由行、剧本游和解谜互动的形式举办“蚬冈探秘”活动,激活“红色体验”,实现红色旅游从“观光式”向“体验式”转变。

  发挥侨乡优势,写好“侨”文章

  发挥侨乡优势,更要写好“侨”文章。为此,开平市积极以党建带侨建聚“物力”、聚“人力”、聚“民心”。

  聚“物力”方面,开平市发挥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优势,密切党组织和侨组织的共建联系,向海外侨胞发出倡议书,动员侨贤乡贤参与乡村建设。塘口镇强亚村委会庙边村侨胞侨眷捐资超250万元推进乡村振兴,祖宅村在侨胞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人居环境蝶变,引入了大型民宿项目提高收入。同时,开平市探索由党组织牵头、专业团队运营、村民乡贤参与的侨房托管、保护、活化新路径,成功把侨胞托管的谢创故居打造成为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激发侨贤侨胞提供旅居海外华侨珍贵资料、捐赠具有历史价值物品的积极性,助推侨乡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

  聚“人力”方面,开平市注重发挥侨贤乡贤的带动作用,推进“党组织+乡贤理事会”乡村治理模式,选取176名乡贤侨眷担任兼职网格员,动员侨胞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保障、困难结对帮扶、公益慈善活动等工作。

  此外,开平市以党建带侨建聚“民心”。塘口镇以百年侨刊《潭溪月刊》、百期侨刊《古宅月刊》为桥梁,建设古宅“侨胞之家”、涉侨诉调服务驿站,传递乡讯、沟通侨情,让海外侨胞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家乡发展动态,参与家乡乡村建设,积极发挥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侨”力量。

  凝聚党群合力,打造“美”乡村

  去年10月25日,塘口镇以敬村委会大湖塘村举行积分兑换活动,奖励积极参与村中事务的村民。实行“积分制”管理,让该村以更好面貌助力塘口镇创建“邑美侨乡 世遗风韵”乡村振兴示范带。

  大湖塘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众热情高涨,大家凝心聚力,一起动手整治村庄环境、优化村庄景观。其中,该村党员谢焕权带头响应“积分制”管理,带动更多村民参与。“实行‘积分制’管理,大家动力更足了,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大家合力建设美丽家园。”谢焕权表示。

  用好“积分制”,是开平市激发党群参与乡村振兴活力的有力抓手。在乡村治理中应用“积分制”,建设“道德银行”,发放“积分存折”,围绕参加组织活动、志愿服务、作用发挥等方面量化积分指标,以积分兑换激励党群参与“三清三拆三整治”、卫生保洁、“四小园”建设等,推动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日渐完善。

  此外,开平市积极推动党员“亮身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明确“微清单”,规范党群参与乡村治理章程。开平市深化“总有党员在身边”党建品牌,全面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施“两带一包”工作机制,开展基层党员干部“交朋友”行动,在农村开展党员家庭挂牌“亮身份”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和归属感、荣誉感,激发党员带领群众、服务群众的热情。完善村组两级重大事项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小微权力清单”,以“小村规”规范“大治理”,谱写美丽乡村新篇章。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分享到: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