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文昌重金投资文化基建 大众文化催生人文精神

2016年09月20日 14:37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文昌潭牛镇天赐村田园风光。
文昌潭牛镇天赐村田园风光。 高林 摄
文昌龙楼镇航天主题文化走廊。水木 摄

  闲暇时刻,走进图书室里阅读一本好书;华灯初上,在文化广场跳上一段广场舞;逢年过节,在剧场品上一段精彩的琼剧……在文昌市,这样热闹的文化景象不仅出现在市区和乡镇,甚至在众多的村落里,人们在工作之余都享受着丰富的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生活的热闹景象,离不开良好硬件配套服务设施的支撑。文昌不断优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在市区建成多个大型文化场所形成联动网络,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覆盖,村级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截至2015年底,文昌市近几年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已达20亿元,在市、镇、村建设了完善齐全的文化服务系统,将文化建设成果惠及每位民众。

  文化服务站点覆盖全市 家门口享受文化服务

  文昌自古是文化之邑,人文氛围浓郁。在文昌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窗明几净的图书室里,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摆放着科技、文化、生活等各类图书。当地居民坐在一旁手捧书卷,津津有味地品读。

  这与当地世代传袭的文化风气有关,更与在全市遍地开花的文化服务站点密切关联。众所周知,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离不开良好硬件配套服务设施的支撑。 “十二五”以来,文昌持续推进“文化强市”战略,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硬件投入,大力建设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市、镇(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

  功能齐全的文化服务站点覆盖全市,所有文化服务设施均实现免费开放,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文化服务。目前,文昌已在市区建成以宋庆龄图书馆、排球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重大文体设施为一体的文化设施网络,同时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新文化馆和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的新博物馆都将在年底投用。 这些文化场馆,成为这片热土上的一座座文化堡垒,体现、延续着城市的文化积淀和脉络。

  全市17个镇均建成了集书报阅读、科普教育、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文化站,小镇居民有了文化据点,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255个行政村均配备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点,建成40间行政村文化室,并将继续推进建设步伐。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有了“文化粮仓”,一到农闲,便聚在农家书屋汲取知识养分。

  文化生活日渐丰富 群众精神面貌极大改善

  公共文化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带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以前农场里每到晚上七、八点就黑灯瞎火,大伙各自回家看电视。自从修起文化广场,晚上散步、跳舞的人越来越多。在广场上,大伙通过运动,释放了疲劳,增加了交流,心情舒畅了,工作氛围更好了。”提起文化设施建设后,居民的精神面貌变化,罗豆农场场长助理张光剑喜上眉梢。

  不仅如此,罗豆农场还利用文化广场,轮番组织排球、羽毛球等体育比赛,操练起来,人人都是个中好手。有了活动场地,农场把群众召集起来,组织了两支琼剧文化队伍和一个两百多人的青年歌舞团。舞台虽不算高端,农场群众的参与热情却高涨,自觉组织排练,还自发进行文艺创作,尝试创作新的琼剧曲目,让传统文化剧种在基层焕发新光彩。

  发生在罗豆农场的可喜变化,并非孤例。如今,文昌城乡处处都能看到群众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的身影,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提高。据了解,2012年以来,文昌开展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200多场次各类体育赛事,连续3年成功举办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总决赛,各乡镇每逢节假日和周末都会开展一系列体育健身赛事。

  同时,文昌市文化馆、市图书馆通过开展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培训和举办艺术展览的方式,不断提高市民素养。在乡镇内,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众多文体比赛和书香阅读主题活动,调动居民村民们文化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此外,该市坚持开展各类文化下乡惠民活动,2012年以来,累计琼剧下乡两百多场次,电影下乡三千多场次,送书下乡五万多册。

  “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带动文化服务体系升级,让这座文化老城活力盎然。” 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委员会副主任符文越介绍, 覆盖城乡的公共硬件文化设施系统已在文昌基本形成。在这过程中,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丰富的基层文化活动让社会变得和谐,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和睦,民众的精神面貌进一步改观。

  重金投资文化基建 大众文化催生人文精神

  覆盖市、镇(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站点体系的形成,不仅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教化了民风,也带动了地方文化内涵的提升。

  近年来,文昌更是连连砸下大手笔,兴建各项大型文化硬件设施,挖掘本地特色文化,为这座古城打造新的文化亮点。

  坐落于文城镇的孔庙是文昌的文化地标。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明洪武八年迁于现址,其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筑工艺和儒家文化氛围,吸引着莘莘学子、海外华侨和各地游人。然而,这座隽永而古朴的庙宇在岁月的冲刷下显露疲态。经过反复的调研和实地考察,2009年,文昌市委、市政府开启文昌孔庙、文昌宫和蔚文书院等古建筑群的修缮工作。

  “不仅要修缮古建筑群,还要扩建,打造文昌孔庙文化园。”文昌市文体局局长符向明介绍,孔庙文化园区把周围的宏光寺、氏族宗祠以及文昌公园的建设都容纳了进来,把儒家文化、文昌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有效整合,打造历史文化聚集地和全省大文化客厅。

  孔庙文化园区的建设,成为文昌的提升文化硬件又一大手笔。截至2016年6月,文昌已投入2600万元修缮孔庙并加以保护。经过数次修缮建设,如今的文昌孔庙建筑群焕发新颜。

  如同一条纽带,儒学连结着这所文化城池的曾经与未来,也孕育影响着这片土地的人文气象。文昌以孔庙文化园为依托,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言行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善群众的面貌。

  八门湾海上森林公园是文昌以硬件建设,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的又一力举。该公园位于文昌市滨湾路,是一座大型的休闲娱乐水上公园。公园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2000万元,于今年3月开始正式施工。

  公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367亩,将建设游客到访中心、公园码头、民族风情商业街、微缩型建筑、火箭发射观景台以及花海婚纱摄影基地等项目,其中,火箭发射观景平台占地近13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人观看火箭发射。花海婚纱摄影基地、商业街、游船中心等项目则将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建设,八门湾海上森林公园根据现有的红树林资源,保留了原有的湿地、鱼塘,并根据地势修建栈道、畅通鱼塘、设置闸门,将特色资源串联起来。海上森林公园项目还将基于现有的鱼塘设计十二星座的“小岛屿”,并在沿途的两岸设置小型餐饮设施,为广大游客提供各种特色小吃,完善其观光、娱乐、餐饮一体化功能。未来,这里将成为具有航天、文化、椰林、华侨、生态等鲜明特色的城市新名片。

  此外,宋氏祖居文化园、航天主题公园正在积极建设中。

  文昌将利用良好的人文环境,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牵引旅游产业发展。以后游客来到文昌,不仅会因椰风海韵流连,更会为文昌独特的文化生态停驻。

  百年排球乡文昌:

  以产业化步伐延续排球运动活力

  文昌人爱排球声名远播。早在上个世纪,文昌人就在全国排球界崭露头角,不仅捧回一个个冠军奖杯,还曾因在赛场上赤脚打球的习惯,留下一段“光脚不怕穿鞋”的逸事。

  排球这项起源于美国的体育运动,在民国时期传入文昌。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排球不仅成为文昌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一个文化烙印,为文昌博得“排球之乡”美名。

  据《文昌县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文昌开始兴办新学,从此近代体育走进了文昌。民国初年,许多从广州、香港、南洋回乡的学生被聘为教员,打过排球的便传授排球技术,当时中小学的排球活动便已十分活跃。

  现在,排球不仅在文昌的中小学间流行,也成了民间最受欢迎的体育娱乐项目。“村村有球场,人人会排球。”用这句话来描述排球在文昌的风靡状况再贴切不过。据统计,文昌市内共有6000多个排球场,几乎所有的村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都有排球场。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稚气未脱的孩童,个个说起排球来头头是道,还都能到球场上赛两把。排球运动普及率之高,在全国也难有与之比肩的市县。

  逢年过节,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热火朝天的排球比赛是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球员们在赛场挥汗如雨,观众们在一旁随着比赛形势或欢呼或唏嘘,场面好不热闹。

  当地浓厚的排球氛围和悠久的排球文化吸引国内外排球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铁榔头”郎平多次带队来到文昌训练,和当地排球队交流,盛赞“排球之乡”名不虚传。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总决赛连续三年在文昌举办,使文昌成为青年排球爱好者聚集和交流平台。世界级排球队八一男排的主场落户文昌,为当地的排球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昌一次次证明了排球文化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为了让“排球之乡”这个老品牌焕发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文昌乘势而上,加快挖掘排球文化,布局排球产业的步伐,让排球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在各方的合作交流中延续生命力,得以高速、持续地发展。同时,文昌将以排球为龙头,整合旅游生态资源、文化资源和体育健康资源,掀起全民健身的热潮的同时,带动其他体育项目以及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文昌首先从硬件下手,在全市兴建了大量专业化、标准化的排球场馆,并从大型企业引资招商,开工建设“巴西体育中心”,进一步完善排球基础配套设施系统。

  “文昌市目前,在排球方面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除大学生排球联赛外,还有国家沙排集训基地也已落户。”文昌市副市长李小山介绍,下一步文昌旨在将排球打造成像“环海南岛自行车赛”“万宁冲浪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

  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文昌排球产业的发展仍要面对许多客观问题。“资金不足是目前困扰文昌的问题之一。”在李小山看来,与企业合作推动硬件设施建设、发挥体育市场效应、提高体育产业意识,是文昌市未来需要走的路。(本版撰文/萧菲 段誉 黄兹志)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