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海南文昌呵护投资土壤 产业转型择“凤”栖

2016年09月22日 14:1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新华网厦门9月8日电(喻涛 张瑜)招商引资在一些政府招商人员口中被口语化地称作“拉项目”,这种“简化”其实反映出了“拉大树进城”坐享其成的政绩观,最终,往往孤木难支,无法带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唯有优化土壤建起“苗圃”,才能哺育出一条生命力旺盛的产业生态链。这是在厦门“9.8”投洽会上海南文昌市领导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总结的“真经”。

  海南省文昌市位于海南岛东北部,今年6月,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此升空,随之,这座有着中国椰子之乡、华侨之乡、文化之乡、排球之乡等美誉的滨海小城受到了世界的关注。

  对于经济小省海南来说,招商引资显得格外重要,文昌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后起之秀,势必会抓住历史机遇,带动产业多极发展。

  航天小镇辐射大产业集群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当天接待游客15万人,这个面向国际商业市场,兼具旅游观光功能的新型发射场,势必会吸引国内外更多游客到访。文昌也将以航天发射中心为依托,谋划构筑航天产业基地。”文昌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晓桥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表示。

  文昌已经布局在先。为拉长航天产业链,文昌正在策划建设航天高科技产业园,以开发航天技术应用与服务为龙头,重点引进具有高附加值的航天高科技和IT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逐步形成产业规模效应。

  为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及配套项目,文昌已经向具有丰富开发经验的大企业发出邀请,一起挖掘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

  九大环境建设呵护投资土壤

  产业转型必须提质增效。为此,当地政府跳出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发展方式,提出“九大经济社会环境”建设,通盘考虑各方面不足,统一规划、协调,让发展软实力变为文昌特色、投资卖点。

  据了解,2015年底文昌开始在全市开展政务、投资、生态、市容、市政、交通、旅游、人文和法治环境为重点的“九大经济社会环境”建设,旨在形成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

  “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调研,我们发现文昌的后发优势很足,这一点值得我们来兴业投资。”中国华力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说。

  华龄颐康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欧伟雄表示,此次他们选择投资文昌除了它所处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区位优势外,更加看重它的人文投资环境。

  “海澄文”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布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培育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城市群和增长极。”“海澄文”一体化综合经济圈随之孕育而出。

  海口、澄迈、文昌,连接成了海南岛北部版图,2015年“海澄文”地区GDP达1566.91亿元,超过海南GDP总量的40%。

  如果说曾经的“海澄文”只是地理上的连接,现在的“海澄文”则是多方并举的联结。该经济圈将在资源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配套政策六大方面实现一体化。

  文昌市委书记陈笑波曾表示,“如果说十几年前海口至三亚东线高速公路建成,使位处东北角的文昌有“落寞”之感,如今铺前大桥、文博高速等一批重大项目,则使文昌在路网空间上重回东部区域主体版图,发展的基础条件完全具备,文昌蓄势待发,完全可以在‘海澄文’一体化的总量提升中发挥积极作用。”

  精挑细选因地制宜引凤栖

  绿色发展是海南之本。如何定位地方经济腾飞之路,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产业、资本、项目、环境如何能够形成一体,打造出较为完整的投资体系,正在成为海南产业基地的新动向。

  文昌市在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两赴岛外招商,完成协议投资额达150亿元。通过项目介绍了解到,两次招商项目涉及高新科技文化、教育、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及热带农业。

  热带农业一直是文昌的支柱产业,是文昌发展的品牌,怎样把高效农业与航天育种、“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是该地区形成良性产业生态链的一个缩影。

  我们看到,当地政府正在有意识的择“凤”而栖,让项目跟得上产业服务和当地环境承载力的节拍,看似不紧不慢,实则“绿色崛起”。(完)

【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