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万宁市畅通诉求知侨意 量体裁衣暖侨心


新闻背景:2014年12月,海南省万宁市检察院出台《兴隆检察室保护归侨侨眷权益工作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在华侨聚居区开展设立联络点、开通直通车信箱、举办涉侨信访接待日等工作,了解侨之所需、侨之所望,畅通归侨侨眷诉求渠道,取得了较好成效。
记者:出台该《办法》的初衷是怎样的?
范建绥: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位于万宁市太阳河畔。自1951年创办至今,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已先后安置了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1万余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聚居,造就了多诉求、多需求、多要求的现实,为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我院制定了该《办法》。
记者:请介绍一下联络点。
范建绥:在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的5个作业区分别设立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联络点,再相应成立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联络小组,每个小组配联络员2人至3人。联络员由热心检察事业,具有正义感、责任感的作业区职工担任;每个小组的联络员中必须配备1名归侨侨眷;组长由兴隆检察室干警担任。联络员负责协助检察室开展涉侨普法宣传活动,第一时间将诉求情况收集整理报送给检察室。检察室干警每周至少两次到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联络点下访,每月至少两次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联络小组成员召开座谈会,形成联络不断、处理不乱、群众无患的良性沟通格局。
记者:一般什么时候举办涉侨接待日活动?
范建绥:我们将每周四定为归侨侨眷信访接待日,检察室联合经济区侨务办公室为归侨侨眷提供法律咨询,接待来信来访,集中处理归侨侨眷反映的问题。每月最后一周周五为检察长接访日,检察长到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联络点巡回接访。
记者:除了上述措施,还利用什么措施保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范建绥:通过该办法,我们建立了与经济区公安分局、兴隆法庭、信访办和侨务办公室工作联系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互通情况,快速处理归侨侨眷案件和解决归侨侨眷诉求;建立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报告制度,每年年初,检察室将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工作情况书面向派出院、兴隆区工委、侨务办公室报告。
记者:保护归侨侨眷权益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范建绥:近3年来,兴隆检察室共受理涉侨来信来访15件,提供法律咨询52次;发现行政执法监督线索18件,已纠正18件;开展警示教育18次,受教育人数达700余人;开展涉侨法律宣传24次。
记者: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范建绥:今年4月18日,有归侨向兴隆检察室干警反映,兴隆华侨旅游经济区十五队石场古村石场在作业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造成严重的污染,干警立即赶往现场展开调查。通过查看污染情况及环保措施后,干警确认情况属实。随即干警将情况通报给万宁市生态环保局,督促其依法履职。万宁市生态环保局调查核实后,向两个石场分别下达了落实污染防治措施通知书,要求两个石场进行整改。现两个石场均已安装了水管喷淋系统及相关环保设备,在作业的过程中可实时喷水降尘,有效解决了严重的粉尘污染问题。(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