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国卫生工作与卫生城市创建培训班在泉州开班

泉州网11月7日讯(记者 林福龙)上周六,数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卫生工作者,聚集千年海丝古城——泉州,参加全国爱国卫生工作与卫生城市创建培训班。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相关专家、学者将围绕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复评、暗访,以及卫生城市技术评估方法、标准等专业知识,进行集体“充电”式授课。
“搞好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关键靠平时,常抓才能出长效。”值得一提的是,在培训班开班仪式当天,泉州作为代表城市,作了《泉州市建立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情况》的主题汇报演讲,卫生城市长效机制的“泉州经验”,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新闻延伸
这些关键词 读懂“泉州经验”
智慧平台“双随机” 大泉州考评一体化
▶关键词:机构建立
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致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10年9月28日挂牌成立财政全额拨款的副处级事业单位“泉州市城市卫生管理考评中心”。2013年7月,经批准,更名为“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中心”,职能进一步拓展,考评内容覆盖城市管理方方面面。 全市13个县(市、区)全部成立副科级的考评中心,县一级以上的考评队伍近400人。至此,泉州市城乡卫生管理考评一体化体系初步建立,覆盖全市范围的考评网络基本完成。
▶关键词:综合考评
2011年3月出台了《泉州市城市卫生管理考评规定》,每月对城区的社区、道路、住宅小区、内沟河、公厕、集贸市场、二次供水、单位庭院、车站窗口、公交候车廊以及市政公用设施进行考评。2016年9月又进一步完善,出台了《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办法》……考评形式上,为提高考评的真实性,除个别需明察的项目外,全部采取暗访形式。考评内容上,契合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将城市管理单元逐一分类开展考评。
▶关键词:美丽乡村
根据《泉州市建设“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部署要求,每月组织开展考评,并建立媒体公示、观察团督促制度,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考评采取乡镇(街道)自查、县(市、区)检查与市级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为了让泉州天更蓝、水更清,泉州市考评中心分别于2014年11月和2015年4月对全市范围的11条跨境流域和541公里海岸带环境卫生进行考评,实现每月全覆盖。
▶关键词:智慧平台
经过6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泉州市考评中心摸索出一套“双随机”考评机制,即将考评项目分为19类、考评区域划成19块,每月抽签对应19个考评组,形成考评人员随机、考评对象随机的“双随机”制度。为了进一步确保城乡管理综合考评工作公平、公正,创建“智慧考评”平台,将30个考评项目、40套标准、近2000条具体扣分规则以及2400个村居等所有考评对象及界限录入考评平台。每个考评组分配两台平板电脑,实时对接考评系统,发现问题当场拍照、当场扣分、当场形成整改函下发责任单位。
依托载体网络问政 发动市民群策群力
▶关键词:观察团
2011年12月28日,泉州市成立市容市貌观察团,由市人大代表、离退休领导干部、行业专家组成。观察团挂靠考评中心,下设三个工作小组,各组每周定期到各县(市、区)开展巡查活动,主要围绕民生,重点协调解决热难点问题。至2016年9月,合计开展520期巡查,中心市区重点走访1700个点,督促问题近4200处,大部分得到了解决;“美丽乡村”工作中走访乡镇(街道)315个次,村(社区)460个次。
▶关键词:网络问政
2015年开通泉州考评(qzkpzx2014)政务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泉州考评公众平台每天发布3-4条信息,受理投诉件,市民可以通过微信查询城市管理考评成绩和新闻动态。及时更新改版官方网站,公示考评成绩,五年点击率近311万人次,年点击率超过60万人次。创办了《城市卫生管理考评动态》月刊,将考评信息、成绩、经验做法及时对外发布。为贴近民生,不定期开展“泉州美图”、“市民考评观察员”征集活动,多次召开粉丝座谈会,征集文明劝导队等等,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考评的渠道畅通无阻。
▶关键词:有奖举报
创新建立城市卫生管理“有奖举报”制度,市民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或114电话举报路面破损、井盖缺失、路灯不亮、路面掏空、绿化缺株死株、路缘石破损、卫生死角、黑气点等城市卫生管理的问题,开创了市民举报城市管理问题有奖的先河。对所举报的问题经核实后给予第一举报人20元至500元不等的电话费奖励,并直接充值到举报人的手机上,至今累计受理投诉件1.6万件,以电话费充值形式发放奖励金额近36万元。
创新社区营造模式 以奖代补刺激倒数
▶关键词:城市管理
为解决目前城市管理热点难点问题,创建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泉州市出台了《泉州市城市管理提升行动方案》。推进“社区营造”,实行“多元参与、多元治理、多元服务、多元宣传”的社区营造模式,2017年年底前建成5个示范社区,2018年年底前各区每个街道建成不少于1个示范社区;加强重要节点占道经营综合治理,2016年年底各街道创建1个示范点,2017年年底前推动向其他重要节点延伸,2018年起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等。
▶关键词:道路清洗
为提升中心城区市容市貌水平,营造宜居环境,今年6月泉州市出台了《关于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推行清洗保洁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城区一级道路每天冲洗应不少于1次,二级道路每周冲洗不少于3次,原主次干道保洁经费标准,增加道路清洗项目,每天清洗一次每年包干8元/平方米,泉州市中心市区的67条主次干道,共约465万平方米路面全面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展冲洗保洁工作。
▶关键词:以奖代补
各县(市、区)按照常住人口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拨付村级保洁经费,市级从建设“美丽乡村”经费中切出1260万元作为农村卫生保洁“以奖代补”经费。其中,村排名奖补:每月对前50名的村给予0.7万元至3万元不等的奖励。乡镇排名奖补:每月对前15名的乡镇给予1万元至4万元不等的奖励。县级排名奖补:当年度奖励资金剩余部分作为县级年度排名奖补经费,对年度综合成绩排名前5位的县(市、区)进行奖补。每年组织对各县(市、区)贯彻落实每人每年30元卫生保洁经费核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