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中国电影开拓者黎民伟出自新会 主张"电影救国"

2016年11月09日 14:3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有人说,纪念中国电影,不能忘记广东人;而谈到广东人对中国电影的贡献,又不能不提及五邑人。五邑地区出过众多杰出的电影艺术家:黎民伟、黎北海、关文清、黄宗霑、黄柳霜、司徒慧敏、胡蝶、林楚楚、陈云裳……100多年来,星光熠熠;但论及对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贡献,黎民伟是当中的翘楚。

  在江门市星光公园的雕塑中,黎氏家族就占据5位:黎民伟是中国电影开拓者,2005年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选出中国电影史上五位“中国电影开拓者”,并树立铜像,永久纪念,黎民伟是其中之一;其妻林楚楚在上世纪20年代与胡蝶、阮玲玉齐名;黎民伟四哥黎北海,也是香港早期电影开拓者之一,对香港电影的发展有重大贡献;黎民伟与林楚楚之子黎铿,上世纪30—40年代是中国最著名的童星,与阮玲玉合作多部影片;香港明星黎姿,乃是黎民伟的亲孙女。

  在香港乃至中国电影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黎民伟家族,祖籍皆在新会;黎民伟父辈住在会城,林楚楚出自司前镇棠坑里的富贵人家。在黎民伟的日记本中,记录了1937年4月24日与林楚楚返回新会祭祖的情况。根在新会,循着他们的人生轨迹,让我们去感受其“为强国、教民奋斗一生”。

  南方日报记者 杨兴乐 通讯员 肖浩

  根在新会

  “黎民伟,原籍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区都会村。”诸多文献中如是记载。

  江会路边的都会村是一条大村,全村共有3500多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都会有“冈州第一村”的美称,这里既是陈白沙的出生地,又有着“一里三贤一仙女”的文化底蕴。

  不过,黎民伟并不是出生于此地。他的父亲黎兆昆,清咸丰三年(1853年)出生在会城某一间屋子里,打记事起,黎兆昆就听自己父亲黎以忠说过,他们家原来住都会村,但自太公黎孚起黎家就一直住在会城,大致做些小本生意维持生计。太公生下祖父黎振禄,黎振禄后来娶妻生子,又生下儿子黎以忠,几辈人都一直没有离开会城。岁月如流,到了父亲黎以忠这一辈,家业已经有了兴旺之气。

  黎兆昆是个不安分的人,他从小就有个念头,一定要走出会城。黎以忠自然不知道儿子的这些想法,他在会城有一份不大不小的家业,他希望儿子能继承下来。黎兆昆十几岁就帮父亲打点生意,后来独撑门面,生意在他手上越做越好、越做越大,渐渐地,小小的会城已经让他有些不以为然。终于有一天,他对父亲提出要出去闯一闯。黎以忠早就知道儿子的不安分,新会这么个小地方安不下他那颗不羁的心,强扭的瓜不甜,也就同意了儿子的请求。于是,黎兆昆便应朋友之邀,辗转来到了湛江。

  至今黎家后辈黎锡还记得,祖父黎兆昆在湛江的生意做得非常大。黎兆昆做的是外贸生意,经常来往于中国与日本之间,在湛江赤坎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成为当地最有钱的人。最后事业大了,他觉得两头奔走太辛苦,于是干脆带着妻子莲娣去了日本横滨,在唐人街上觅了套房屋住了下来。

  清光绪十九年八月十六日,即1893年9月25日晚上8时许,一个月圆的晚上,莲娣在日本横滨164番给黎兆昆生下第六个儿子,孩子生下来非常秀气,身体健康。黎兆昆一高兴,当即给取乳名“秀旺”,即秀气健旺之意。黎兆昆又给起了个大名:黎民伟。不过,黎民伟的母亲在他刚刚四岁时就去世了。黎兆昆在日本做的生意很大,无暇顾及这个儿子,其时,他的大儿子黎海山已经在香港发展,黎兆昆决定让黎民伟寄养在长兄黎海山家,并亲自将他送去了香港。

  电影救国

  5岁起,黎民伟便在香港读书。他就读香港著名的皇仁书院和圣保罗书院,孙中山、廖仲恺、陈少白、伍廷芳等都是该校学生,黎民伟因此接受了东西方不同思想和革命思潮。黎民伟16岁加入同盟会,17岁剪辫,18岁与同盟会成员共创“清平乐”剧社,任演员,在香港学校、社区演出剧目,推动革命,亦用戏箱偷运枪械,支持广州黄花岗起义。

  戏剧的力量始终较小,黎民伟将目光转向影响更为广泛的电影。1914年,黎民伟与美国人布拉斯基合作,自编、自演香港第一部短故事片《庄子试妻》,反串扮演女主角。其未婚妻严珊珊扮演婢女,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演员。1923年由黎民伟发起、与兄黎海山和黎北海合作,成立香港第一间全华资的民新影片公司,他提出“电影救国”的主张,在无任何资助的情况下,扛着笨重的摄影机械跟随孙中山,记录北伐,前后8年留下大量珍贵影片史料。他又远赴北京拍摄梅兰芳主演的京剧片断并结为挚友。1925年拍摄了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由他另一位妻子林楚楚主演,是香港第一个女主角。1925年他与李应生合作,创办上海民新影片公司,拍摄了《玉洁冰清》《西厢记》《木兰从军》等电影。1930年民新与罗明佑华北电影公司等合并,组成联华影业公司,担任联华第一厂厂长。联华在“复兴国片”的感召下,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才,导演有孙瑜、卜万苍、费穆、朱石麟、吴永刚等,演员有阮玲玉、金焰、林楚楚、黎莉莉、黎灼灼等。作曲有聂耳,联华拍摄了《故都春梦》《恋爱与义务》《母性之光》《三个摩登女性》《神女》《慈母曲》等一大批优秀电影。1936年联华公司陷入经济困境,他退出后又恢复民新影片公司。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冒着生命危险拍摄记录片《淞沪抗战纪实》,后回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先后两次拒绝为敌伪服务,逃难至内地,宣传抗战,开展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又返回香港,创办仙乐电影院。1953年因病在港去世,享年60岁。

  黎民伟的生命跨越晚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历史时期;见证或参与过国民革命、北伐、抗日、国共内战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日本出生、香港受教育成长,从无到有始创戏剧电影,再从小到大在香港、内地开拓电影事业。从电影工作者,到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志士,黎民伟高举“爱国”“救国”的旗帜,制作了大量优秀影片,培育了一批编导演人才,改良电影技术。直到晚年,他仍为引进电影的最先进技术而奔忙,黎民伟散尽家财,为中国早期电影史写上光辉的一页。

  可以说,黎民伟家族是香港乃至中国电影不可绕过的重要存在:黎民伟大哥黎海山、四哥黎北海都参与了香港电影事业初创;两位妻子,一个是“中国电影首位女演员”严珊珊,一个是“香港第一个电影女主角”林楚楚;三子黎铿是中国第一个著名童星,聂耳的《卖报歌》就是为其所作;五女黎宣是香港著名演员,六子黎锡是资深摄影师,侄女黎灼灼一生拍摄影片145部。

  但论及对香港电影乃至中国电影的贡献,黎民伟才是翘楚。他一生传奇,但始终低调谦逊,即便在香港,他的知名度也远逊于孙女黎姿。1994年,香港第13届电影金像奖将“最高致意奖”颁给黎民伟,赞之曰:“香港电影拓荒者,缔造历史第一人”,2005年,位于北京的中国电影博物馆揭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选定五位中国电影开拓者并立铜像纪念,分别是任景泰、郑正秋、黎民伟、夏衍、袁牧之。同年,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尊黎民伟为“华语电影的创始人”,2009年,香港电影档案馆举办了《黎民伟的足迹》专题展览,内地亦有《黎民伟评传》出版。在去世并沉寂半个多世纪之后,他和他的家族终于得到了应得的尊重。

  后人寻访

  2004年2月29日,《香港电影之父黎民伟图片文献展》在新会景堂图书馆开展,黎家后人专程从香港回来参加展览,黎姿在《寻找黎民伟的足迹》一书上,亲笔签名:“孙女黎姿”,黎家后人也都亲笔签名,并将书赠送给新会景堂图书馆。

  不过,那时黎姿并未现身新会。“当时,黎姿是计划和我们一起回乡的,但因为演出繁忙,最终没有回来。”黎姿的伯父黎锡说:“我们黎家后人以是新会人而感到光荣。”

  2004年12月10日,黎姿首次回到新会参加演出。当晚,黎姿投入地演唱了4首动听的歌曲,演出期间,还和观众互动,并称赞“新会的女孩子特别漂亮”。待观众一片欢呼后,她再次笑着说:“我也是新会的女儿!”

  2004年,黎家后人返回家乡新会时,就曾表达希望能找到祖先出生的地方,并希望重建祖屋。都会村也通过媒体积极回应,非常欢迎黎家后人回来,并表示会无偿提供土地让他们重建祖屋。不过,此事后来未有实质进展。

  “黎民伟的家乡观念十分强,不仅亲笔写下籍贯是新会,还曾回新会祭祖。”原景堂图书馆副馆长李中壮介绍说。2008年,黎锡曾写信给新会区有关部门说:“先父黎民伟与我们讲他的祖籍是新会,落籍四会,他曾亲笔写下籍贯是新会。”

  据介绍,黎民伟留下一本大日记本,记载着从1909年至1950年间的大事。他每天都写日记,隔一段时间,便把重要的事情摘记到这个大日记本里。每段有3个字的小标题,注上当时的年份。日记本中记录了1937年4月24日与林楚楚(称大妹)、严姗姗(称三妹)返回新会司前祭祖的情况。

 凤群著《黎民伟评传》。
凤群著《黎民伟评传》。

  链接

  不让开拓者沉寂无声

  五邑大学教授38万字写黎民伟评传

  说起研究黎民伟的专家,五邑大学就有这么一位教授,他以学术评传的形式书写黎民伟的一生,向读者描绘了黎民伟坎坷、曲折而又为电影理想不懈奋斗的一生。

  凤群,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精品课程负责人、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五邑文学研究室主任,曾担任江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主要科研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早期电影人研究。其学术专著《黎民伟评传》于2009年5月份正式出版,该书38万字,是一部反映早期电影拓荒者的文学评传,也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黎民伟的学术专著。

  在撰写该书的5年时间里,凤群曾多次去香港电影资料馆以及采访黎民伟的后人,并搜集整理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写作过程中得到黎民伟子女的大力支持,不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原始资料,还授权将珍藏的两百多幅珍贵的老照片授权给作者,作为该书插图。其中有孙中山、蒋介石、廖仲恺等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照片,还有一批早期的电影演员剧照和生活照片。最终付印时,该书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历史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电影伟人黎民伟坎坷而辉煌的一生。

  “黎民伟就是中国电影界的‘梁启超’,一个有思想、有抱负,主张‘电影救国’并将自己一生奉献给电影的人。遗憾的是,提起黎民伟的孙女黎姿,有许多人知道;而提到黎民伟,这么一位‘中国电影开拓者’,为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竟然在国内影坛一直沉寂无声。一种强烈的欲望冲击我的思维:我要为黎民伟立传。”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凤群从2004年开始,历时五载,多次去香港,只为探寻一段真实的历史,给世人还原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黎民伟。他的持之以恒,真诚之举得到了黎民伟后人和香港电影史研究专家罗卡先生的支持,为了让这位“中国电影开拓者”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5年后,凤群夙愿得偿,他不仅写出了电影文学剧本,还完成了这样一部38万字的人物评传。

  回忆起这5年来写剧本写书的经历,凤群说,写剧本可以虚构,但是写人物传记,每一笔都要落到实处,而且作为一部人物评传,还得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新的观点,但目前国内电影评论界,对黎民伟的研究并不多,资料相当匮乏。

  凤群说,关于黎民伟对中国电影的贡献,长期以来正统的电影史很少提及,甚至还有学者持批评态度。凤群不想拔高或贬低这个历史人物,他考据史料,写一个早期电影界的“凡人”,一个真实的、可信的黎民伟。“我想写出他的个性,写出时代对他灵魂的影响,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这就需要了解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化角度来讲,他对电影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电影救国”的情怀抱负,并为此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从这方面看,黎民伟确实是个伟人,但是,他不是一个神,也不是个完人,他也有自己性格的弱点,比如为人处世过于柔弱及忍让,所以内心经常纠结,还有些书生意气,他也确实是个普通的凡人。我希望读者能从我这本书中读出一个有血有肉的黎民伟。”

  凤群说:“黎民伟不仅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革命志士,也是香港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更是为中国早期电影作出重要贡献的人。黎民伟一生对中国电影和早期新闻纪录电影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电影一个重要开拓者。黎民伟的一生经历了几个最动荡的时代,在中国现代史上许多历史事件、文化事件中,均被牵连,但他始终高举‘电影救国’的旗帜,把毕生献给电影事业,表现出一个电影人的崇高品德与爱国情怀。”

  苏东坡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黎民伟出身商人家庭,早期又从商,本来是个很富有的人,可是他为了拍电影而倾家荡产,最后临死之时,家里仅剩下22.5港元,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可他从未想过放弃。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我们要学习黎民伟这种为了电影事业“虽九死而未悔”的精神,一辈子矢志不移做好一件事,不随波逐流。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精神尤其难能可贵。

司前镇的大园坊为电影演员林楚楚故居,现在由其亲属管理。资料图片
司前镇的大园坊为电影演员林楚楚故居,现在由其亲属管理。资料图片

  相关

  司前镇大园坊影星林楚楚故居

  林楚楚(1905—1979),原名林美意,中华民国时期著名电影演员,是香港电影的第一位女主角,与丈夫黎民伟共同开拓早期的电影事业。她塑造的一系列“贤妻良母”形象深入人心,她的儿子黎铿、黎锡均是早期中国电影童星。

  司前镇棠坑里的大园坊建于清末,由当地旅加华侨兴建,曾为林楚楚居住,现在由其亲属管理。这可以说是一座庭院,坐北向南,一路三进,通宽13.1米,进深21.5米,占地面积为281.6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筒板瓦屋面,青砖墙身,麻石勒脚,建筑很是精致,前后还有花园,显得气派而不失典雅。旁边还建有锡邦林公祠。据了解,林楚楚的祖屋位于“大园坊”内的第三间,不难看出,这里曾经是显赫的富贵人家。门窗雕饰仍精致艳丽,厅内的木梁下还有栩栩如生的石刻。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