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侨乡新风:侨商迁新居不摆宴席改做公益

中国侨网晋江11月9日电 (记者 林永传)阿福乔迁新居了!著名侨乡福建晋江市金井镇湖厝村的乡亲们都自发前来向他道贺。
按晋江的风俗,乔迁新居是一件大喜事,都要好好庆贺一番的,特别是象“阿福”这样在村里被认为是“有头有脸”的成功侨胞,不办个百八十桌的,都会被认为是“小气”。
40岁的阿福本名许自福,是旅居菲律宾的侨商。
平时都认为阿福很大方的乡亲们,这回却见识了阿福“很小气”的行为:阿福搬新家居然不请客了!
是的,这回阿福没有请客,而是举办了一场小得不能再小的晚会,除了自家最亲近的几个亲戚外,就是闻讯从马来西亚、广东等地远道赶来的生意伙伴,还有特意组团前来的旅菲华侨工商联总会庆贺团,阿福在该会担任副会长。
8日晚,在阿福老家金井镇的一家酒店里,晚会席开6桌,主题是“善爱人间,心存感恩”。
原来,阿福的“小气”缘于他的“惜福”和大爱。
阿福将节省下来的钱做了慈善公益:捐给湖厝村爱心基金会10万元人民币,捐出10万元资助金井镇、永和镇50名孤儿、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捐20万菲币给旅菲华侨工商联总会,捐出3万元人民币给厦门集美慈善爱心基金会。
虽然在菲律宾拥有140多家连锁超市,在广东、福建等地也有一些投资项目,但在福建晋江的侨商界,阿福并不算是很有钱的,此番的“乔迁”,也只是在金井镇区购买了一套商品住宅。
并不是阿福盖不起大房子,而是他认为“有个地方住就行了”,他要尽自己更大的努力来“感恩”。
说起感恩,阿福总要提起他的奶奶。
从小就成了孤儿的阿福,是靠奶奶拉扯大的。因为交不起几十块钱的学费,阿福没读几年书;到了快20岁时,阿福和奶奶说,要到外面“闯一闯”,奶奶将自己仅有的那点“财产”——一小块自留地卖掉,给阿福当路费,并再三叮咛道“这块地本来是想等着卖了让你娶媳妇的”。
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沿海偏僻农村的自留地是卖不了几个钱的,阿福的奶奶设想卖了地帮孙儿“买”个外地的媳妇,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孙子打光棍。
拿着沉重的路费,更怀着奶奶的期望,阿福飘洋过海到了菲律宾。凭借吃苦打拼的精神,阿福成功了。
等阿福成功了有能力回报时,奶奶却离开了人世。但阿福把对奶奶的爱和感恩给了家乡、给了众人。
湖厝村村长许文斌说,阿福是一个很“和杰”的人,村里有什么需要,他都尽力帮忙,如修路、建菜市场。闽南话的“和杰”意指正能量的义气、大方。
“有人出世着好命,阮是用命底打拚,抹惊失败慢慢向前走,运命不是天注定,只是用心来打拚,一定唱出阮的名”,晚会上,阿福高歌了翁立友的这首经曲闽南语歌曲《坚持》。
前不久刚随菲律宾总统访问北京的旅菲华侨工商联总会会长柯志超形容,阿福唱的是自己的经历、感受和心声。他号召该会同仁,要学习阿福的拼搏精神,更要学习他“会惜福、懂感恩”的爱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