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青田山口镇的“重教书记”:我有一个教育梦

2016年11月18日 16: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陈雨(左一)在学校听课。(资料图片)
陈雨(左一)在学校听课。(资料图片)

  浙江省青田县山口镇的出入要道上,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闲置空地。每天路过此处的居民,唯一存有印象的就是遍地荒草和偶尔在那儿养鸡的农民。但过不了多久,一个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将在这里开工,有人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劝学亭。

  这个人,就是山口镇党委书记陈雨。

  “成不了最有水平书记,但可成为最重教书记”

  山口镇,深在浙南丘陵地带,如果不是因为一块石头,或许并不为人所知。这里盛产的玉石“封门青”和福建寿山石、临安昌化石、内蒙古巴林石并列为“四大国石”。据说,一块极品“封门青”,在当地可以换到一套别墅。

  山口镇亦是“华侨之乡”,全镇人口1.1万,却有1.3万名华侨在世界各地经商务工。每年从国外寄回来的美元、欧元,将地方房价炒到了二三线城市水平。

  石雕能卖好价钱,出国更能赚钱。人们从小忙于雕石头,忙于出国,对读书几乎没有热情。长久以来,山口镇初中每年能考上县重点高中——青田中学的只有三五个,有时甚至要“剃光头”,至于后来能考上普通大专的山口籍学生,也是凤毛麟角——即使到了大学扩招后,也是如此。

  土生土长的陈雨,却是一个例外。

  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陈雨,家境贫困,但学习成绩一直很优异。毕业后,他考上公务员并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担任过县政府文字秘书,被誉为青田县的“笔杆子”。

  “我不止一次对身边的人说,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陈雨说。

  然而,现实让陈雨陷入了焦虑。他清楚认识到,即便山口的企业家、侨领不少,但普遍不高的文化水平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后续发展。假如年轻一代仍抱以“读书无用论”,山口的未来会在哪里?

  “我可以成不了最有水平的书记,但可以成为最重视教育的书记!”陈雨掷地有声地提出了他的“施政纲领”:一个地方执政者,不但要优化城镇的道路、水电等硬环境,更不能忽视营造一个地方的软环境,那就是尊师重教的习俗、崇尚学习的风气,因为软环境的影响更为深远、持久。

  “众筹”设立全国首个镇级教育基金

  面临着生源不断萎缩、教育水平始终在低位徘徊的窘迫局面,青田县委书记戴邦和深知,像山口这样的教育欠发达乡镇,要实现教育成功“逆袭”,更重要的是自身不等不靠,落后而图强。同时,由政府部门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推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可要跨出这一步谈何容易,绝非发几个文件、开一两场会、提一些口号,就能改变积年累月的痼疾。

  陈雨发现,山口人有一种特殊的家乡情结,非常看重乡里乡亲对自己的寄托和关注,这或许跟他们常年在异国他乡奔波有关。于是,陈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发动民间众筹教育基金,奖教助学,让师生感受到乡亲们的重教之情。

  2010年秋,山口镇组织成立侨石教育慈善基金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时任山口镇镇长的陈雨总牵头,制定了“宣传发动、筹石、拍卖”三步走战略。陈雨告诉记者,“侨”“石”意指两大地方元素,基金会以“工商”哺育“教学”的思路来推动教育事业的“逆袭”。

  由于社会各界对教育基金不了解,筹石之路也是一波三折。第一次、第二次募集捐石,捐助者根本不清楚是什么教育基金,捐送了一些没有多大经济价值的烂石,无法上市拍卖。

  陈雨决定另辟蹊径,请来石雕界的旗帜人物——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倪东方,义务为捐献的石雕或原石作品题字。另一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张爱光则带头捐赠了一件石雕精品。

  这一系列“爆炸性”新闻,轰动了整个石雕界。第三次募捐,捐赠者纷纷慷慨解囊,捐出了23件价值数万乃至十几万的石雕或原石作品。那一天,陈雨激动地对大伙说:“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位的慷慨解囊是在为子孙后代积德行善,山口人民将永远铭记你们的名字。”

  2011年9月,23件石雕、原石作品共拍得94.5万元高价,加上社会各界的捐赠,“侨石”教育慈善基金会第一笔运作资金达到109.51万元。全国首个镇级教育基金于次年6月正式成立。

  教育之火“点”着了

  几乎在同一时刻,另一组数字摆在陈雨的面前:山口镇初中仅有学生182名,初一新生也只有寥寥40余人,优秀教师、学生流失严重。

  时任该校校长陈文水心情跌倒了谷底,如果再不唤醒师生的热情,学校甚至会面临被撤并的危险。

  陈雨只说了一句:“把教育慈善基金用好,到时再看。”

  第一笔教育慈善基金下发了,在教师节集中全体师生,给优秀教师颁发奖学金,“十佳教师”每人1万元、优秀教师每人6000元。出乎陈文水意料的是,这笔算不上丰厚的奖励,却在教师心底激起了浪花。

  “这是乡亲们众筹的钱,奖给我们就是要我们把他们的孩子带好啊!”一位2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说出了心里话。

  很快,优秀学生也拿到了奖学金。每次都由校长带队,教师拉着横幅,敲锣打鼓地把奖学金送到学生家中,激发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也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对“优秀”二字,陈雨有他的理解:可以是成绩突出的,也可以是进步较快的,还有品行优良的、特殊才艺的。“拿现在的标准来说,只要能体现核心素养要求的,我们就认为优秀。”陈雨说,要给尽可能多的学生颁奖,而不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学霸”身上。

  或许,这样的仪式有点“土”,但在陈雨看来却挺管用。前来围观的老百姓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读书也有用,读书也光荣,现在的学校不一般了。

  5年来,基金共奖励优秀师生400余人次,发放奖金80多万元。随之产生的教育影响力也迅速发酵,本镇甚至外地乡镇的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往山口镇初中,每年开学季到中学报到的初一新生由原来的40多人增至200多人。2016年,全校学生人数达502人,其中不乏曾被县重点中学录取的学生回流。

  对此,陈雨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引得名校做“媒人”

  2016年初春,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的办公室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

  他们手执“英雄帖”,希望以“高价”聘请学军中学退休特级教师为他们的学生授课。来访者便是满怀希望从青田而来的陈雨一行人。

  然而,陈萍的一番话却让陈雨等人的心情跌入谷底。学军中学的特级退休教师作为教育稀缺资源,在退休前一两年就早已被私人培训机构以高薪预聘。陈雨又萌生了另一个想法,何不直接与学军中学这样的名校合作,引进优秀教师,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山口教育的再次腾飞提供动力。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陈萍一时没有给予明确答复。陈雨并没有气馁,从4月到7月三个多月时间,陈雨一共去了6次。陈萍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当她从其他渠道了解到陈雨为山口教育做的各种事情后,毫不犹豫地决定:“像你这样为教育而执着的书记,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冲着一位地方领导对教育事业的这份情怀,我也得去。”

  2016年9月,陈萍率队代表杭州学军中学与山口镇初中签订“结对帮扶”3年合作协议,主要内容为:学军中学作为支援学校,每月组织2至3名优秀教师到山口授课;派遣1名特级教师参与山口镇初中的教研活动,为课堂教学“把脉问诊”;不定期组织骨干教师赴山口中学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师徒结对子”等。

  从去过山口的教师口中,陈萍了解到,那里的教育资源的确和城市有很大差距,但是学生求知欲很强,学习能力也不错。“只有解决了人才问题,山口的未来才有希望。陈雨书记把工作抓到了点子上,真的为山口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

  在陈雨心中,一直有个“教育梦”:“我有一个梦,一个深深植根于山口的教育强镇之梦。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山口的家长不用再为孩子的学习远走他乡、奔波劳碌;我有一个梦,山口的教育水平能跻身浙西南乃至浙江省教育强镇行列;我有一个梦,山口的孩子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一流的教育资源,上好学、读好书,成人成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