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丽水姑娘辞职当无国界医生 阿富汗枪声下接生婴儿

2016年11月25日 10:1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在阿富汗期间,蒋励和同事接生超过3000例。
在阿富汗期间,蒋励和同事接生超过3000例。

  突然成为“网红”,让33岁的丽水姑娘蒋励有些措手不及。

  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3年前,她辞去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工作,冒着枪声和炮火,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做医疗志愿者。

  在阿富汗的3个月里,她和另一位无国界医生一起工作,每月接生超过1200例。在极为简陋的医疗条件下,没有一例孕妇死亡。

  这段往事,如果不是被某自媒体翻出,蒋励或许会将它深埋心底。然而,看见自己的故事这两天在朋友圈“刷屏”,蒋励对钱江晚报记者说:“我觉得有意义,所以就去做了。”

  蒋励是丽水中学2001届毕业生。在丽水中学就读期间,一直担任班长,高三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医学部本硕博连读。2009年结束八年北大医学部求学生涯后,入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为该院妇产科的一名医生。蒋励高中的语文老师沈芸说,对蒋励的第一印象是她的身高。“她个子很高,成绩很好。作为班长与学生会主席,她的成绩能够服众,而且有同龄人少有的沉稳与雷厉风行,显现出大将风度。”沈老师还记得,蒋励写字刚劲简洁,像刀刻一般,当时许多同学都在模仿。

  老公在电话里听到枪声,叫她赶紧趴下

  蒋励加入“无国界医生”是在2013年,她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战火中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进行医疗人道援助。

  她被安排到了阿富汗霍斯特省妇产科医院,医院旁边就是警察局,经常遭到反对派武装攻击。

  蒋励的宿舍是集装箱改建的,外面砌了一层砖墙,就是防止流弹打进来。

  有一天晚上,她和丈夫正在通越洋电话,医院外突然发生了爆炸,蒋励已经很习惯了。但老公听到枪声,吓得叫她赶紧趴下。

  霍斯特省妇产科医院有60张床位,但连她在内,只有两名前来援助的妇产科医生。

  她们一边接生、治疗危重产妇,一边培训当地的妇产科医生和医护人员。

  每个月,医院有超过1200例分娩,而在北京的三甲医院,这个数字只有两三百例,“待产室住不下,就在车上生、地上生。”蒋励说,医院就像一个流水线,不断有孩子被生出来。

  有医生的无力感,也有最朴素的感动

  阿富汗的医疗设施非常简陋,没有麻醉机,没有呼吸机,没有监护室,过往的产妇死亡率极高。

  有一次,一个怀孕7个月的妇女大出血,送到医院时已经血管受损并发症严重,“在国内可以有别的方案,可以求助别的医生,但这里没有。为了保住生命,只能切除子宫。”

  蒋励说,在那一刻,她感到作为一个医生的无力。

  但她依然倾尽全力,去为当地孕产妇保有最大的希望。蒋励在阿富汗的3个月里,这所医院没有发生一例产妇死亡。

  蒋励记得,有次在成功抢救一名危重产妇的第二天,产妇母亲手捧一匹蓝色花布来到医院。她说,布是特意从集市上买的,要送给蒋励做衣服。

  “我很感动,因为对他们来说,买那块布要很多钱。”后来,蒋励真的把这块布料做成了一件衣服,纪念这段美好的回忆。

阿富汗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医院门口画着“禁止使用武器”的标志。
阿富汗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医院门口画着“禁止使用武器”的标志。

  本报记者连线蒋励

  我觉得有意义就去做了

  离开阿富汗之后,蒋励又在巴基斯坦呆了两个月。随后,她前往美国读了一年公共卫生硕士。目前,蒋励已经回到北大人民医院工作。

  钱江晚报:为什么会去做无国界医生?

  蒋励:我就是觉得,这事儿我爱干,也有意义,所以做了。

  我并不觉得自己比别人高尚,医疗援助这事儿,只要现实条件允许,谁都能做。只不过我比较幸运,没有家庭负担,家里人都支持,可以自由自在放手去做。

  钱江晚报:去做国际医疗援助,和做本职工作,有什么不同感受?

  蒋励:无国界医生的一大好处在于,它很纯粹,具有挑战性。

  其实,我的医生护士同事们,每一个人都怀揣治病救人的理想,如果现实条件允许,我相信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

  相比做国际医疗援助,我们国内同行在寻常日子里,兢兢业业完成医疗工作,诊治身边的每一个患者,同样值得钦佩。

  钱江晚报:作为一个丽水人,你对丽水中学的学弟学妹们有什么建议?

  蒋励:非常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高中生活我过得非常自由和开心。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学校组织班级篮球赛,我们班输了,结果全班同学坐在球场上掉眼泪。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培养并保持你们的独立思想,掌握一门可以安身立命的技能。如果条件允许,请给有需要的人以帮助。

  (图片由蒋励和无国界医生提供)

  通讯员 吕驾宇 本报记者 郑旭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