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7年累计资助3286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圆大学梦
江门日报讯 (记者/娄丹 通讯员/冯淑婷) “我的梦想,就是上大学……现在,终于可以释怀了。”昨天上午,在江门电大学术报告厅,新生代产业工人邓泳欣激动地说。昨天(11月27日),2016年江门“圆梦计划”学员交流营暨江门电大“圆梦计划”举行开学典礼,200名产业工人圆了“大学梦”。
530名员工入围“圆梦计划”
邓泳欣说,自己从小的梦想就是读大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只有机会读了大专,毕业进入社会后,辗转几个城市,体会了工作的艰辛,要继续提升学历的感觉越发强烈,“通过‘圆梦计划’,我被江门广播电视大学录取,将继续我的高等学历教育。”她说,“特别感谢政府为我们这些平平常常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给了我们圆大学梦想的机会。”
今年的“圆梦计划”主要由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门广播电视大学等院校合作实施,全市共有近500家企事业单位的1100多人报名参加,经过网络报名、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社会公示等一系列遴选过程,有530名青年员工入围“圆梦计划”。昨天,包括邓泳欣在内的200名“圆梦计划”学员入读五邑电大系统。
据了解,“圆梦计划”学习内容以专业知识、党团知识、社会工作技能、岗位技术技能为主,学习方式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结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手段,学员可根据工作、生活实际情况,采取边工边读的方式自主安排学习。
据了解,今年是我市实施“圆梦计划”的第7年。7年来,已累计资助3286名新生代产业工人圆大学梦。江门电大作为我市成人高等教育及终身教育的主力军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一直积极探索服务市委市政府、服务乡镇社区、服务行业企业的多元办学新路。从2013年到现在,共承接我市“圆梦计划”近千名招生计划。
一天一元读大学
自2010年起,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新生代产业工人骨干培养发展计划,简称“圆梦计划”,重点资助在粤务工青年进行以网络远程教育形式为主,结合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手段的高等学历教育。今年的“圆梦计划”,我市资助530名工人,报读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以及江门广播电视大学的继续教育课程。
“圆梦计划”是广东省开展的一项公益项目,由省市财政补助新生代产业工人上大学,学费标准为5000元/人。其中省财政补助2000元/人,市财政和社会募集资金系统解决2000元/人,被录取且取得毕业资格的学员只需自缴1000元(北京大学需要2000元)便可以完成大学学业,相当于1天交1元钱就可接受为期2.5年至3年的大专或本科继续教育。
不过,为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今年学员在缴纳1000元学费后,还需缴纳1000元的“保证金”,在学业顺利完成后,就可拿回“保证金”。
江门电大校长蓝斌表示,除有老师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当面授课和辅导外,江门电大还将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平台为学员提供教育资源。他希望学员们珍惜学习机会、培养学习习惯、坚定学习信念,顺利实现“学知识、拿文凭、交朋友、提素质”的“大学梦”。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对“圆梦计划”学员骨干的联系培养,提升服务新生代产业工人刚需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做好思想引导和组织吸纳等工作。今年,团省委还决定在全省21个地市举办“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广东千名圆梦计划学员交流营”活动。当天的开学典礼后,江门电大“圆梦计划”学员还进行了聊天互动、打羽毛球等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