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福建晋江:移风易俗 城美人更美

2016年12月02日 11:14   来源:泉州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近日,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为全国唯一县级典型代表,晋江专门作了题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动移风易俗》的发言,移风易俗的“晋江经验”让全国瞩目,也显示了晋江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取得的实效。昨日,晋江召开文明城市创建暨移风易俗推进会提出,为民创城,不仅要让晋江这座值得托付终身的城市更美,也要让这里的人民生活得更有品质。

  近日,在晋江金井镇古安村,260名老人欢欢喜喜地来到新落成的爱心会所,每人都从村民黄世育手上领到了一个百元红包和一袋十斤大米。更让老人们高兴的是,黄世育将用自己毕生积蓄建成的这栋三层爱心会所无偿捐给村委会,作为公益活动场所向村民开放,今后老人们就有固定的休闲聚会场所。

  古安村老人会会长陈成业介绍说,黄世育今年50岁出头,二十来岁就出门打拼,创业路一波三折,直到后来转做服装批发生意生活才越变越好,平时他很关心村里老年人的生活,经常省下一些原本要用于节庆的费用资助有困难的村民。

  “是家乡这片土地培养了我,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报答家乡,让村里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快乐。”黄世育说。

  晋江是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将人的城镇化与社风文明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弘扬文明新风,全力破除闽南地区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炫富摆阔等陈规陋习,推动城市品质与人的素质的同步提升。像黄世育这样乐于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捐赠给公益事业的善举,如今在晋江已经蔚然成风,成为一股有爱有温度的清新正能量。

  据统计,晋江慈善总会成立14年来共募集慈善款26.58亿元,为全国县域之最,其中简办红白喜事节约下来捐赠公益事业的资金高达12.5亿元,约占47%。同时涌现出一大批慈善世家,在2015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排榜100强中,就有7名晋江企业家入选。

  更可喜的是,这种简办红白喜事、捐赠公益事业的行为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比如,晋江基层老党员施宣阔简办八十大寿,捐资20万元修村路,当地群众特意为他撰制一副对联,称“六旬党龄再修村路、八秩华诞喜庆金婚”。

  以村规民约来自我发动

  无论是优序良俗,还是陋风流弊,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孕育于民间,遵循于乡里。对此,晋江决定以党委、政府为主导,发动群众自己主动破旧立新,在全市大力推行婚丧喜庆改革村规民约,用这一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办法,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神事省办等理念变成行动。

  比如,磁灶镇大埔村的规约,就对喜事宴客的事项、范围、时间、规模等环节,以及丧事用餐、出殡“阵头”等红白喜事都作出相当详细的规定,并以村民代表大会的程序进行表决、制定罚则,有效地巩固了优序良俗,遏止了陋风流弊。自2008年以来,该村就涌现出赖金贵简办丈夫丧事、吴志平不办儿子成人宴、吴金程家族简办祖父丧礼,而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捐献给村里的敬老院等一系列新风新事。

  近年来,晋江还通过积极响应“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倡导,引导各村、社区总结经验,把“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准时开席”等新要求、新理念融入其中。目前,晋江全市392个村(社区)都制定了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广大群众减轻了经济开销的负担、攀比心理的负担和社会舆论的负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以文化建设树文明新风

  今年6月6日,晋江内坑镇社仔自然村、井上自然村、内林自然村及南安官桥镇山后自然村联合发布公告,废除互不通婚的陈规旧习——近年来,针对20个村庄数百年互不通婚的陋习,晋江发倡议牵线搭桥,做足思想工作,逐步破除这些村庄百年互不嫁娶的禁锢。

  如今,每到闽南传统的“普度日”,晋江各乡村却少见以往的大吃大喝流水席铺张场面,取而代之的是各地在摒弃大操大办陋习的基础上,引入文体、科普、环保等元素,把“普度日”变成“文体活动日”、“志愿服务日”、“扶贫济困日”,在破除旧俗陋习的同时促进文明新风的树立。

  当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晋江既重视传承和弘扬优良习俗,留住“乡愁”,延续传统,也努力倡导与新城镇、新农村相适应的新生活、新方式,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书香城市”,开设“国学讲堂”,打造“15分钟文化生活圈”。同时,新建一批公园绿地、美丽乡村,建成城市慢道和公共自行车系统,市民休闲生活有了更多好去处,精神追求有了更多好选择。

  以慈善公益促全民行善

  晋江民间比较富裕,有“输人不输阵”的面子情节,又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针对这一特点,晋江注重宣传引导,典型带动,把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陋习的转变,与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结合起来。早在2003年,晋江就向全市企业界发出“简办俗事,多行善事”的倡议,倡导经济精英把节约下来的礼俗资金、亲朋好友赠送的礼金奠仪捐献给慈善公益事业,或者建立专项慈善基金。

  2015年,晋江又发出“最炫公益、不炫嫁妆”的倡议,号召全市人民丧事简办、喜事新办、神事不办,而把节约下来的礼俗开支捐赠给公益事业,得到全社会的积极响应。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善举在晋江已经不是有钱人的专利,一些普通人家也起而效之,进而形成了一种风尚和习俗。比如,龙湖镇老党员施宣阔简办八十寿宴捐资20万元修村路、安海镇吕天送免办孙子满月席捐给老人会5万元、陈埭镇丁振灿简办儿子成人礼捐给公益事业14万元等事迹,显示这股风气正在逐步形成文化基因,扩展成文化风尚。

  同时,晋江又把募集的部分善款投入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既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又进一步推动了文明乡风的转变,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李俐 陈文明)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