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高新区(江海区)预计今年高企存量超85家

江门日报讯 (记者/庄英业 通讯员/黄俊毅) 近日,记者从(江门)高新区(江海区)科技局获悉,该区今年以来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项目标任务,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不断优化,不断加快江门自创区核心区建设,特别在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悉,为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夯实创新驱动源动力,除了率先出台激励政策外,高新区(江海区)还将高企培育工作进行细化,形成了《江门高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作为未来三年的工作重点,提出到2018年一直保持三个全市第一(即高企总数第一、高企密度第一、高企保有率第一)。通过前期的工作,目前,高新区(江海区)已形成了“科技小微企业—高企培育企业—国家高企”梯度化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该区已获市公布的科技型小微企业21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存量49家(此外,本年度通过省级初评的新增企业37家),预计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存量达到85家以上(超额完成省、市、区下达的考核指标任务),增速超73%。另外,在完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方面,高新区(江海区)设立了全省第二个高新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分中心,建成全省首个园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率先开展“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实验区暨金融科技产业化基地”创建试点工作。深化“政银企”合作模式,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江门融和农商银行、民生银行在该区设立科技支行。大力扶持优质企业上市,全区自主培育的上市企业共8家,储备了新时代、君盛等近20家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
据高新区(江海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该区将以五大国家级创新驱动发展平台建设为重要抓手,以“侨”和“小微双创”为特色,抓好各项工作,进一步汇集和链接创新资源,完善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探索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有效利用模式,形成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实现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增强对全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引领江门地区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