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莆田实施农村土地整治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图)

2016年12月19日 14:17   来源:湄洲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黄石镇实施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带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图为黄石镇实施万亩土地整治项目,带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莆田)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载体,整体推进“幸福家园”建设。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许多乡村往昔破旧的房屋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复耕农田,一个个漂亮的新农村小区,乡村的田园风光更美,村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幸福。

  生态改良带动村民增收

  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仙游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郭锦华对农村土地整治体验颇深。他说:“土地整治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惠民工程,我们开展土地整治,项目要跟着美丽乡村建设走。”

  “这一片耕地原来是无人耕作的烂泥田,如今经过整理后,形成了路相连、渠相通、路成网的耕地,身价陡增,每亩年租金约600元左右。”近日,来到仙游县钟山镇朗桥村采访,村民董再焰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钟山镇朗桥村、鸣和村土地整理项目规模838亩,总造价268万元,今年10月通过验收。

  朗桥村党支部书记杨俊荣说,该村花卉培育基地流转涉及约450亩土地,每亩租金550元至600元一年,目前主要种植西红柿和秋葵等,解决了本村60岁至70岁老人就业问题。

  仙游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施工单位通过对该项目土地平整和灌溉、排水系统的配套,形成耕种条件良好的现代农业耕作区,增加了耕地面积26亩,引进了莆田欧中种源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到钟山落地,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吸引了当地11家农民合作社近600户农户加入。

  通过土地整治,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沟渠配套、涝能排、旱能灌”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在改良农村生态、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土地整治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净化了农村生态环境,比较典型的是黄石镇万亩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2540亩,并配套建设了水利、道路设施,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的全新格局,让当地农民切实享受到了土地整治带来的实惠。”黄石镇高级农艺师王银松介绍。目前,该土地整理项目已流转土地涉及120多户种植大户,每亩一年租金在1200元至1500元。 

  “如今村里的耕地成了香饽饽,1000多亩耕地被村里20多户种植大户抢着承包了,外来承包大户根本没有机会。”黄石镇遮浪村耕地在土地整治项目区范围。该村干部程世忠告诉笔者,村里耕地原来每年租金收入20多万元,如今可达4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每年可增收20多万元。

  旧村复垦演绎美丽蝶变

  走进涧口幸福家园安置小区,只见一排排四层楼房拔地而起,小区内道路两侧栽满了花草,连片的花圃基地郁郁葱葱,194套红瓦白墙的农家住宅错落有致,安装了节能路灯的水泥路连通各家各户,空气里弥漫着阵阵清香。

  “你看这是卫生间、这是书房”。村民詹建英领着笔者到他家逐层参观新房屋,言语中透着自豪。他告诉笔者,虽然在城里买了套房,但这里不比城里差。

  在安置房建设过程中,涧口村实施“三通、四绿、十配套”,完善卫生室、计生室、综合文化站、警务、广播,配套建设入户庭院、绿化、车库、社区服务中心、道路、路灯、门球场、篮球场和涧湖两岸景观及绿化带,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这个昔日山沟沟里的村庄,通过旧村复垦,许多农民迁入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的生活新区。

  在推进旧村复垦过程中,市国土资源局利用部门职能优势,主动与省国土资源厅对接,多次深入旧村复垦项目现场,摸底调查,实地踏勘,主动与乡镇联系,掌握项目实际情况,了解镇村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业务指导、协调解决。

  经过不懈努力,仙游县社硎乡社硎村、大济镇乌石村,城厢区华亭镇云峰村、隆兴村等一批旧村复垦项目陆续完成,我市越来越多的乡村正演绎美丽蝶变。(张步雄)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5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