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浅谈朱子在潮州金山的题字

2016年12月22日 14:46   来源:潮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说起朱子,可谓妇孺耳详能熟,当然对于老学究来说,仅说朱子,不道尊讳,想必会追问一番,究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朱子,还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朱子?不得已,只好犯先贤讳,这个朱子乃是朱熹朱文忠公(1130-1200)。朱子集理学之大成,为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主张道德修养以居敬为主,主张“存大理,灭人欲”,“知先后行”。其事迹,史书繁有记述,仅和潮州的人和事,亦着先屈指数个一二三,如他和同年郑国翰之交情、学生郭子从的师弟之谊,再如他的《家礼》对潮州俗礼影响之深远,要说的很多。那就“不贤识小”,说一下朱子在潮州的题字。朱子在潮中的题字也有数处,其题揭阳飞泉岭的“落汉鸣泉”四字最为著名。不过这里也不说了,再说怕读者耳朵起茧,单说一下朱子在潮州金山的题字——行书“溪山第一”手迹吧。

  朱子行书“溪山第一”的手迹,并非潮州金山一处仅此独有。今人程楷先生在《朱熹题溪山第一辨析》一文所举,光福建一省就有七处,分别是南平、尤溪、古田、闽清、长乐、福清、漳州等地。遗憾的是,现在只有漳州的云洞岩一处的题字还在,其他多已不存了。

  程先生又说,福建这六处相同的题字,“尤溪当为朱子最先题溪山第一桥之地”,时间为南宋乾道七年(1171)。而朱子在潮州金山的题字,和福建的有大同,也有小异,即题字后面还有一小段跋文。附谈一下,除了在理学、哲学领域的贡献,朱子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明人陶宗仪《书史会要》说:

  “朱子继续道统,优入圣域,而于翰墨亦工。善行草,尤善大字,下笔即沉着典雅。虽片缣寸楮,人争珍秘,不啻璠与璧。”

  其书法初学汉魏,崇尚晋唐,主张复古而不泥古,独出已意,萧散简远,古澹和平,非流俗所敢望,大有晋人风致。朱熹一生曾留下了相当可观的书法作品,遗憾的是大部分都失传了。

  朱子在潮州金山的题字,最早见著于清人翁方纲《粤东金石略》一书。翁是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七年(1752)的进士,官至鸿胪寺卿。平生“精心汲古,宏览博闻,于金石、谱录、书画、词章之学,皆能抉摘精审”。在乾隆二十九年(1764),外放广东学政。在任“八年五周历(广东各府),崖扪藓剔,所得(金石)盖五百馀种,录为十二卷”,其中潮州府金石得三十三种。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刊成是书。原文著录如下(见该书卷九):

  又金山一石勒“溪山第一”四大字,径寸许,行书,后题“晦翁”二字,有跋云:闽副宪周贤口、总戎戚继光提兵过潮,登山览胜,迺勒晦翁墨迹於石,时嘉靖乙丑仲冬望日也。郡人郑口书。

  从跋文可看出,金山这处朱子的题字,其实不是他的亲题,而是模勒他处的。或许出自福建——因为跋文中的戚继光,时任福建总兵,具体是程楷先生所举那一处,就不得而知。

  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的《海阳县志》对朱子的题字也有著录,只不过文字全本翁氏一书——即上面这段话外,在下加案语(见该志卷三十金石略):

  右题字在今金山书院后厓石上。郑跋字益剥落,仅存形似而已。

  自乾隆到光绪,厓石历经百馀年的风敲雨打,此时出现有“字益剥落,仅存形似”的情况,所以《海阳县志》才退而过录翁氏一书,这应不是纂修者的“偷工减料”吧。

  近日,我偶得到金山这处朱子题字的拓本,相较翁氏一书,内容无大出入。只是对于文字的横竖以及跋文的行(数)字(数),则可小补翁氏一书的不足。拓本的“溪山第一”四字作横书,“晦翁”作竖书,跋文也作竖书,分作四行,首三行每行十一字,尾行九字,共四十二字,多也漫漶不清,情况和《海阳县志》记载略同。

  对于跋文中的人名“周贤口”和“郑口”,翁氏一书著录时并阙,不知其人为谁?但意外的是,和几个熟悉书法、金石的朋友下足一番眼力,审此阙字分别是“宣”和“旻”字,其人对应就是周贤宣和郑旻。对于这两个人的事迹,方志都有记载。先说周贤宣(详雍正《江西通志》卷七十九):

  周贤宣,字仲含,江西万安人。明嘉靖三十二(1553)年进士,由郎中出知延平,擢海道副使,官至本省布政使。

  至于撰书跋文的郑旻(详潮州府县志):

  郑旻,字世穆,号邹山,一号峚山,揭阳人(今隶揭东县)。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贵州左布政使。著有《裒拙存稿》《峚山谈言》等。

  回头再说跋文的纪年——“嘉靖乙丑”,即嘉靖四十五年(1565)。这一年,一代名将戚继光因何“提兵过潮”呢?

  据《明史·俞大猷传》,先一年(1564),福建海盗吴平叛乱,行劫海滨诸郡县,为戚继光所败,逃入南澳自保,为此,“大猷将水兵,继光将陆兵,夹击南澳,大破之,平仅以身免”。

  明年(1565),福建副使周贤宣和戚继光再次“提兵过潮”,可能就如《明史·戚继光传》所说的,“击(吴平)於馀孽之未下者”吧。郑智勇先生所撰的《郑旻年表初稿》也说,这一年,郑旻刚好在潮守制,所以戚继光得以请书于郑旻。况且他的同僚——总兵俞大猷也在这一年的七月,已先请郑旻为自己的《正气堂集》作序,并在金山勒铭,自诩为汉将军。两人素又齐名,称“俞龙戚虎”,戚继光当然要他看齐,顺便也请郑旻挥洒,这也是人情之常。

  郑旻是否擅长书法,方志没有确载,朋友按其字则说略具大苏笔意,不知然否。倒是他的曾孙郑匡夏(清顺治十一年举人)、郑科伟(清诸生)以及玄孙郑其崇(清康熙末岁贡,官中书舍人)等,都以书法著称,或许这得自郑旻的家学吧!

  再啰嗦一下,近年郑树章先生在报上撰文,说揭东地都镇枫美村也发现一块朱子行书“溪山第一”石匾,只是没有了郑旻的跋文,现存该村的村委会。

  而考枫美村历史上的隶属,古为邹堂乡的一部分,居民全属郑姓,郑旻为其族的先贤,此据郑智勇先生的另一力作——《邹堂郑氏的研究》一书的介绍。所以我很怀疑枫美村的这块石匾,应该就是据潮州金山朱子题字的翻刻,只是不知出自当时,抑是后来郑氏子孙所为?

  说了这么多,差点忘记求教一下潮州文友陈贤武先生——金山朱子题字的存亡,而答复是:“1946年,金山中学建校舍,石已被炸!”不免为之惋惜不已。

  至于朱子在金山另一处题刻“拙窝”,有“晦翁为子晦书”下款。子晦为南宋庆元中任潮州通判的廖德明的字。据史料记载,拙窝为金山上亭,本名遥碧,廖德明更名,且倩朱于题额,刻诸石壁。朱子于庆元六年(1200)春因足疾用药,引动脏腑,投药不效,于三月去世。故知朱子之为搓溪书此扁,在庆元四、五年间。此石刻今尚存在。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