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归侨艰苦创业 支持公益捐款超过700万元
今年已80岁的黄玉香说起话来依然铿锵有力,举手投足间尽显女企业家的干练和睿智。
春节期间,黄玉香一家27口回到了文昌市东郊镇港头拜村的老家。黄玉香一家入选“全省文明家庭”后,邻居们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这个荣誉实至名归。
热心公益、孝老爱亲,多年来黄玉香一家人的事迹和为人,已成为当地人学习的楷模。
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摆脱窘迫的经济困境,黄玉香从邻居那里借来90元钱开始卖菜。有了一定积蓄后,又开起了杂货铺、承包椰子总厂。此后,黄玉香还创办了海鲜馆,为3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成为省内有名的餐饮企业。
经济条件改善了,在家庭中,黄玉香依然扮演着好女儿、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好奶奶的多重角色。
黄玉香和符和友成家后,把家里四位老人接到了一起生活。婆婆80多岁时,因患中风长期卧床不起,黄玉香日夜陪伴在婆婆身边,把婆婆的生活起居安排得周到细致。母亲96岁高龄时,黄玉香每天陪老人聊天,为老人按摩……
黄玉香有四个儿女,虽然都已成家多年但从不分家。在她的教导下,几个孩子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较好的成就,且儿女听话孝顺,兄弟手足情深,妯娌互帮互助,一家和睦相处,成为远近知名的楷模家庭。
黄玉香还是一个不忘回报社会的人。即便是在艰苦的创业时期,她也帮贫解困,投身于公益事业。
文昌市昌洒镇北架村村民王团因意外受伤导致下肢瘫痪,对生活失去了信心。1994年6月,黄玉香家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专门托人从广州购买轮椅给王团送去。和轮椅一起送到的,还有黄玉香给王团送的2000元生活费和600元书报费。此后,黄玉香发动家里每个月都给王团寄去100元生活费。王团把黄玉香亲切地称为黄妈妈,他说:“是黄妈妈给了我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他们一家人是我一辈子的恩人。”
建校舍、设立奖学金、参与各项抗灾救灾活动……多年来,黄玉香一家关心教育,积极参与帮贫助困,支持公益事业,先后捐款已超过700万元。她说:“如果以我们一家的能力,能让更多人的生活有所改善,我们愿意把公益事业继续做下去!”(本报文城2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