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侨都”江门借海丝申遗契机 “唤醒”五邑侨批

2017年02月06日 14:50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日前,(广东)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档案馆组织开展“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该活动由中国南粤古驿道网发起,旨在寻访侨批银信后人并将侨批银信归还,邀请侨批银信后人讲述背后的故事。另外,所有捐献的侨批银信将会铭刻在江门台山海口埠的银信墙上。

  说起“侨批”,不少人一头雾水,如果说“银信”,很多人尤其是老人,便会恍然大悟。侨批在五邑地区被称为银信,是指广东、福建等地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是“银”和“信”结合的档案文献。

  侨批不仅记载着海外华侨对祖国的拳拳之心以及对乡土、家属的眷顾之情,同时也承载了国内侨眷对旅外侨亲的牵挂与思念。它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等发生重大变迁的见证;是未经后来人工刻意雕琢过的“史信”。正如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国雄所言:“侨批不单是华侨家书,更是人类的集体记忆遗产。”

  如今,江门正在积极建设“中国侨都”,侨批是江门一张很重要的文化名片,重启“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对提升江门侨批地位、打造江门侨乡文化品牌有着现实意义。因为侨批的内容包罗万象,大到世情、国情,小到乡情、亲情,就像是一本社会“百科全书”,不仅对研究近代华侨史、社会史、文化史十分重要,还有助于提高江门在外的知名度,甚至成为江门对外交流的文化符号。

  市长邓伟根在多个场合强调:“侨,是江门的DNA。”以我市的侨批档案为例,这种记忆遗产可牵动海内外五邑华侨华人的家乡情结,使他们共同关注、推动家乡发展,对于江门的经济文化建设将发挥强大的文化推动力。特别是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江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推广侨批,对于重新认识海丝,以文化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牌尤为关键。

  当然,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曾在历史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的侨批,如今却躺在档案馆、博物馆或图书馆里沉睡。如何“唤醒”其活力,让更多的海内外五邑籍乡亲了解这段记忆?笔者认为,我市应该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海丝申遗为重大契机,激活侨批,唤醒记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进行侨批数字化,这样我们的年轻人就能够受到更多侨批文化的滋养,让侨批这笔历史赋予的财富从尘埃中走出来。(江门一叶)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