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女婿眼中的青田变化:从让人“惊奇”到“惊喜”

2004年9月的一个周末,青田姑娘厉琴和同事一起到维也纳的旧货市场摆摊。当时,马可也在那里卖东西,摊位就在厉琴的后面。中午吃饭时,厉琴看马可只有一个人来不及去买午餐,就把自己带的面包分给了马可。于是,他们的爱情就这样开始了,之后结婚生子。随着与厉琴关系的加深,马可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来到青田。从他第一次来青田距今已有十二年了。
“感觉就是印象中的中国乡村”是马可对青田的初始印象。然而,更让他难忘的是第一次来青田的艰辛过程。2005年3月,他跟着厉琴来到中国,在上海下了飞机。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现在只需三小时的高铁旅程,当时马可却整整花了十个小时乘长途汽车。随后,他还第一次乘坐了令他好奇的人力三轮车,从火车站来到了爱人父母的家中。
然而,今年2月份再来青田时,马可立马就体验到交通的便利。“这一次上海到青田是坐高铁来的,很快、很舒服,比第一次的时间缩短了3倍多,到了火车站也是朋友开车来接我们的。”
当马可在青田生活了几天后,就深刻地感受到青田的变化不仅仅只在交通上。马可告诉记者,十二年前,他第一次来青田时看到很多市民在街上穿着睡衣,而现在他觉得街上的市民穿着时尚,人也十分精神、有自信。
与此同时,马可还发现青田的市容市貌也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2005年来这里,似乎有一点中国乡村的感觉,这次看感觉融入了一些西方的建筑风格,总体感觉整个城市变得很干净、很时髦,很现代。”在充满欧陆风情的临江路上,马可边走边说。随后,在龙津公园里,他还惊喜地发现了奥利地著名圆舞曲之王约翰·斯特劳斯的雕像,十分高兴地和妻子在雕像前拍照留念。
“青田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地方,有三十多万人在世界各地,这些人把世界各地好的东西带回家乡,青田的变化少不了他们的功劳。如今,这里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青田,希望青田越来越好。”马可告诉记者,他还让儿子和女儿参加了前年和去年在青田举办的华文夏令营活动,学习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