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清明节,你还祭祖吗?海南一名记者的祭祖故事

2017年03月29日 10:14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清明节学生们为先烈献上鲜花。(图片来源:新华网/郭程 摄)
清明节学生们为先烈献上鲜花。(图片来源:新华网/郭程 摄)

  人民网海口3月28日电(记者吉羽)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习俗,可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有些海外游子甚至会千里迢迢回乡祭祖。但也有人觉得,现在有的年轻人对清明节没概念,祭拜先人的民众鲜有年轻人的身影。清明将至,人民网海南频道采访了海南当地年轻人,讲述自己的祭祖故事,同时也邀请了海南著名评论家马良,谈谈对年轻人不祭祖的这一文化现象的看法。

  一名记者的祭祖故事:我很羡慕别人有爷爷

  李崇育是海南《法制时报》社一名记者,今年33岁的他祖籍海南万宁,3月28日,李崇育向人民网海南频道讲述了自己的祭祖故事。以下是李崇育口述文字实录。

  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和爸爸一道祭拜,我的爷爷,他的父亲。爸爸每年都会说同样的话:“城英公(爷爷的名字叫李城英),子孙来看你了,你要保护他们,事事顺利。”然后斟满酒、上香、祭拜,然后坟上压烧纸。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看见老爸默默的点起一根烟,他那个转身背向我的背影充满无尽的哀愁。

  其实爸爸不知道爷爷长什么样子,因为在1950年,他刚一岁还不会走路坐在木轿子里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走了,没有留下任何一张相片。

  在那个缺吃缺穿的年代,成为寡妇的奶奶,艰难地一把屎一把尿把她儿子养大。爸爸说,在他记事起就经常挨饿,他上面还有两个姐姐,在奶奶出去干活挣工分的时候,三姐弟经常风餐露宿,去河里面抓鱼来充饥,每回抓到只小鱼都兴高采烈,在六十年代那个时期是南方大饥荒,挨饿的村民也多,因为在乡下,还有小河,小溪,山林,没有史料记载的那样挖草根、剥树皮为食,继以“观音土”充饥。

  爸爸回忆说,他跟姐姐们去抓鱼的时候,小小的浅溪中,有时站满了挨饿光脚的村民。河溪能吃的已经抓完吃尽。

  找不到吃的的时候,三姐弟会饿到连路都走不了,那时候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是一种奢望。村民之间彼此问候的话是“今天你吃了吗?”。总之,那时候的生活是苦、饿、贫。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他们仍然能生存下来,并长大成人。这放在现在是不敢想象的。

  他们三姐弟后来都各自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也有了起色。

  再后来,有了我,从我一出生,我就不知道什么叫爷爷?爷爷是什么?在我六岁那年,在当地的幼儿园上学,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爷爷护送着上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爷爷就是送你上学,给你买好吃的,可以向他撒娇哭闹的那个人。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人在我身边?爷爷你在哪?

  识字以后,我能见到爷爷名字的两个地方,一个是族谱上,另一个在冰冷的墓碑上。那个写着“李城英”的汉字的人,是我这一生也没见过的爷爷。

  今年的清明节快到了,爷爷,如果您泉下有知,会问我话:“孙子你羡慕什么?”我会哭泣地告诉您:“我很羡慕别人有爷爷!”

  评论家谈年轻人鲜有祭祖:既要理解,更要传承

  在年轻人传承中国祭祖文化的同时,也有人觉得,有的年轻人对清明节没概念,祭拜先人的民众鲜有年轻人的身影。对此,海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马良提出了他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马良说:“一方面,从历史发展而言,我们文化出现过断层,不要说年轻人,就是我们这一代,祭祖曾被当做‘封建迷信’批,这一习俗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有所回归,年轻人接受,仍有个过程。另一面,有些地方把这一习俗弄得仪式繁琐,也不招年轻人待见。其实祭祖与其重形式,不如重内心。”

  马良表示,孔子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强调的更多的不是仪式,而是内心。当代社会,流动性很大,清明有归家的习俗,但也有很多人只能以“遥祭”的形式缅怀先祖,这其中就有不少外出创业的年轻人。所以,个人觉得,首先要理解,当然,年轻人也要从内心认识到传统习俗文化的悠久深厚博大之处。所谓传统,是靠一代一代人传承下去的,传了那么多代,自有道理。好的传统还得靠年轻人传承下去。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