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百家泉州企业积极参加海峡两岸机器人合作对接会

2017年03月30日 13:52   来源:泉州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智能机器人很吸引眼球。
智能机器人很吸引眼球。

  为深化闽台人才交流合作,引进台湾智能制造领域优秀创新创业人才与项目,在福建省、市、县三级经信部门及各级组织部、人才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在台湾机器人产学研联盟、台湾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的组织下,海峡两岸(闽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人才项目对接会29日在南安举行。百家泉企代表到场与台湾地区智能智造方面的企业家代表积极对接,当场达成40多个意向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 王宇静 黄耿煌 通讯员 陈鑫炜 文/图

  智能机器人 当场被买走

  “我这个产品,惠安的一家企业刚订走两台。”对接会一角,台湾精卡科技的总经理潘永钦带来的会说话、会跳舞的小型机器人十分引人注目。他说,这是一个具备手机通话、上网互动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可以进行语音控制,可以为老人孩子提供居家陪伴、资讯和娱乐休闲服务。

  听到“小安,跳舞”的口令后,机器人立即播放着自带的劲歌跳起热舞来。“小安,你好帅。”围观人群对机器人说,机器人立即智能回应:“哎呀,说得小安都害羞啦。”潘永钦说,这台机器人的技术专利他们刚拿到,也算是第一时间将最新的技术带给祖国大陆的同胞企业分享,“基本上,你可以为老人小孩做什么,小安就能做什么。”

  展板上,潘永钦的另一项技术同样引人注目。这是一个可以贴在成人或婴儿尿布外面的尿湿、体温检测器,可以透过蓝牙手机提醒,成为妈妈的好帮手。南安一家日用品企业总经理助理丁继喜详细询问了该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当听说设备还具备大数据收集功能时,丁继喜十分兴奋。他说,自家的企业也在探索在尿布中植入手机报警系统,但是没想到增设大数据功能。“我们公司对这一技术很感兴趣。”他说。

  环保健康产业备受关注

  当天,参与对接的医疗应用技术占据大半展位。台湾的奥乐科技就当前的针灸热,研发了手机针灸、手机拔罐、手机电疗技术。一条装有特别芯片的数据线,一头连接手机,一头连接拔罐、针灸、电疗贴片等,使用者可以在手机APP上进行功能、强度选择,实现在家自己轻松做保健。奥乐科技科技协理林合本说,这种移动穿戴设备的耗电量和耳机差不多。目前,该企业的OHA平台(开放式健康平台)已有50多家企业加盟,可以由联盟中的厂商直接出成品或半成品给下游厂商,下游厂商可以将该技术应用到自己的终端产品上,还可应用到电极手套、面膜等。目前,他们正在祖国大陆寻找渠道商、代工商和应用厂商。

  当天现场有16家泉企提前与台湾企业进行了签约,群峰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我们与台湾哥伦国际有限公司初步签订了意向合作。”群峰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青辉说,除此之外他们对于台湾科技研发企业有限公司带来的“垃圾自动打包垃圾桶”这一技术也很感兴趣。作为国内砖机产业的领头企业,目前公司正在向环保保洁车辆领域拓展,对于环保项目的技术应用有迫切的需求,下阶段将与台湾公司进行更深入的对接。

  “泉州特别是南安是重要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和台湾的科技企业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台湾机器人产学研联盟副秘书长黄凤仁说,台湾科技企业很愿意参与到“泉州制造2025”行动中,助推泉州机械装备、智能智造企业发展。“泉州企业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黄凤仁说,经过事先联络,台湾的专家、学者一到酒店,就有企业来对接,会后部分专家还将到企业里去参观考察,“接下来我们拟组织厂商到台湾工业研究平台去参观交流。”黄凤仁说,目前正在组建海峡两岸(闽台)机器人智能制造联盟,将厂商与专家组织对接在一起,进行人才与项目的合作。

  迫切寻求更密切的人才交流

  “我们十分需要研发及营销方面的人才。”昨日也上台签订了合作意向的南安德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团说,如果仅从科技水平上来分析,他们所在行业并不输给台湾方面,可是研发人才的短缺却令他们缺少创新的持久动力支撑,希望未来可以与台湾多些人才方面的交流。当天,台湾方面的企业代表还参观了德林机械先进的生产线设备。

  “我们此次带来了8个合作项目,其中有一个便是人才交流培训方面的内容。”台湾科技大学自主机器人研究室主持人李敏凡教授说,此前他们就一直很注重两岸在人才方面的交流,未来希望可以与当地高校合作,将更多大陆人才定向引入台湾学习,或者引导台湾专家来为企业相关人士授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人才培育计划。该团队里一位大陆学生孔维义表示,其实台湾在科技研发领域里有不少人才,由于当地经济容量的限制,此类人才也很需要有更大的空间施展才华。“学成之后我肯定还是要回到祖国大陆来就业的,这里的机会更多。”他说。

  泉州产业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升级愿望十分迫切,昨日有不少来自惠安的企业代表,陈慧聪便是其中之一。作为一名“创二代”,他在父辈传统石雕行业的基础上创新投入到智能行李箱领域的新创业。“我们希望可以寻找到相关完善的技术支持。”他说,面对消费升级的诉求,未来还有不少市场蓝海可以挖掘,关键是要有人才与技术的支撑。

【责任编辑:谢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