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石狮出台文件保护古厝 留住乡愁记忆(图)

2017年04月24日 10:50   来源:石狮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

  红砖古厝、南洋风格番仔楼、上百年历史古民居……在石狮城乡散布着这样的优秀传统建筑,而每一座古厝的背后往往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也是珍贵的城市记忆。日前,我市公布了第一批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及历史风貌区名单,共有189处获认定,引起了不少市民及海外华侨的关注。

  出台文件保护古厝

  记者获悉,为留住这些城市记忆,让其在新时代重放光彩,市政府于2015年专门出台了《石狮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传统建筑保护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通过规划引导、成片保护试点、设立优秀传统建筑保护专项资金、建设古民居异地保护集中展示区等措施加强这些古建筑的保护管理。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介绍,此次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名单中有红砖古厝、华侨洋楼、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及部分历史建筑,但尚未涉及全市范围,今后还将分阶段开展认定工作。

  据介绍,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区的认定标准主要围绕着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风格、地域特色等进行认定。这些建筑的背后都有着一段故事或是一个传奇,它承载着历史或者延续着对台、对侨的渊源,侧面反映了石狮的历史文化。

  不少古厝正重焕光彩

  根据文件,我市有189处获得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及历史风貌区认定。其中,普闻寺、布墟巷65号和蔡氏宗祠等3处是明朝时期,而清朝时期的有45处。

  名单中,凤里街道占了31处,这里不少古厝都有着老一辈石狮人的回忆。凤里街、城隍街、糖房街内不仅有经典红砖古厝,也有不少西洋风格的番仔楼,在建筑的背后,大多有着一段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商业传奇。在这个历来商业兴盛的地带,这些古厝不仅是石狮人的乡愁记忆,更是石狮商业发展的可贵见证。

  在古民居的保护上,政府与民间力量的投入使不少古厝正重焕光彩。如华山村获评首批省级传统村落;永宁后杆柄村将六也亭纳入“新型社区”建设项目;番仔楼熙宝楼成为公益图书馆;曾坑蓉园片区改造将对红砖古厝修旧如旧……当前,石狮的古厝保护工作正不断推进。

  保护管理需引起重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改造、人事变迁等因素,不少优秀建筑的轮廓还在,但大多面临着年久失修、失窃、无人看管、租赁等现象。采访中,李国宏表示,建筑是一座城市文化的缩影,古厝的保护和管理值得引起重视,需要各部门配合、多渠道进行。如古厝的所有者需起到看管、监护、修缮的责任;政府可制定修缮原则,同时对修旧如旧、科学规范改造的好经验进行推广,实行以奖代补的措施。此外,国土规划和房产管理、乡镇、文体、消防、公安等部门需做到信息互通,共同呵护古厝。李国宏表示,公布保护名单仅仅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今后汇聚各方力量保护古厝、留住乡愁。(记者 胡丹扬 颜华杰)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