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晋江中招工作意见出炉 10处变化值得关注

2017年06月02日 15:17   来源:晋江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晋江新闻网6月2日讯 备受关注的《2017年晋江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工作意见》昨(6月1日)日出炉。今年晋江报名参加中考的考生共有17902名(含已直升保送1126人,其中直升411名、创新基地班202名、二级保送生404名,民办保送109人),晋江普通高中招生总计划9058名(含直升、保送及创新基地班)、晋江中职学校计划招收全日制学生5660名。

  8所一级达标中学计划招生4696名

  今年,晋江一中、养正中学、季延中学、侨声中学、南侨中学、毓英中学、英林中学、晋江二中等8所省一级达标中学计划招生4696名,其中直升已招411名、创新基地班已招202名,还剩统招2043名、定向2040名(各校招生计划详见表格)。

  另外,二级达标中学统招计划2912名,保送生已招404名。民办高中子江中学、中远学校计划招生1242名,直升、保送已招109名。荆山外来工子弟学校“福建班”计划面向来晋务工人员子女招收108名初中毕业生,学籍挂靠紫峰中学。

  中考志愿实行网上填报,起止时间为6月11日上午8时至15日下午6时,届时考生可登录泉州市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www.qzzk.cn/报名系统填报志愿。

  8所一级达标中学分统招、定向两类志愿,考生可在每类志愿上填报四所学校,统招志愿和定向志愿可以不同。体育考试成绩D级的考生不能填报一级达标中学。

  招生工作10处变化 定向生资格审核更严

  晋江市教育局中教科负责人吴扬加介绍,今年中招意见充分吸取前几年招生工作的成功经验,根据新情况进行了微调,体现大稳定、小调整,共有10处变化需要引起考生注意。

  一是全市2017届初中毕业班学生都必须参加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二是取消一级达标切线录取后二级达标切线录取前的二级达标自主招生。

  三是今年起全省统考,中考时间确定为每年6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五、周六、周日,今年即6月23日、24日、25日,其中,地理生物会考安排在25日下午。

  四是今年物理学科考试时间10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以90%折算计入录取总分;化学学科考试时间45分钟,卷面分值75分,以80%折算计入录取总分,即今年中考总分为600分(文理科各300分)。其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等四个学科的考生成绩原始分不公布,只公布等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等六个学科考生成绩公布原始分和等级。

  五是今年起,各学科考试均不得携带计算器进入考场。

  六是中考报名时间由往年的4月份调整为3月6日-19日,且与体育中考报名、初二地理生物会考报名同时进行。

  七是紫峰中学已通过省二级达标高中资格审查,从今年起视同二级达标高中进行招生。二级达标中学变为7所(平山中学、磁灶中学、首峰中学、内坑中学、陈埭民族中学、永和中学、紫峰中学),志愿填报由原来6选4变为7选4。

  八是今年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待中考评卷结束后按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合理划定,各普通高中学校不得擅自招收最低录取控制线下的学生。

  九是取消初中学历超过三年应届毕业生报考一级达标高中录取扣10分的规定。

  十是对定向生资格的审核、公示更加严格,要求审核结果在班级内、学校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

  一级达标中学招生计划

  晋江一中:704名[54(直升已招)+50(创新基地班已招)+300(统招)+300(定向)]

  养正中学:704名[54(直升已招)+52(创新基地班已招,最后一名3人并列)+299(统招)+299(定向)]

  季延中学:704名[54(直升已招)+50(创新基地班已招)+300(统招)+300(定向)]

  侨声中学: 704名[51(直升已招)+50(创新基地班已招)+302(统招)+301(定向)]

  南侨中学:522名[48(直升已招)+237(统招)+237(定向)]

  毓英中学:522名[47(直升已招)+238(统招)+237(定向)]

  英林中学:418名[49(直升已招)+185(统招)+184(定向)]

  晋江二中:418名[54(直升已招)+182(统招)+182(定向)]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