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家祭,情牵两岸的千年习俗

2017年06月20日 11:19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说起“家祭”,人们总会想起宋代爱国诗人陆游那首世代传诵的名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祖活动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社会学学者耿羽博士撰写,近期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和福建省第11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青年佳作奖的《家祭:两岸祭祖习俗变迁及其社会基础》(海风出版社)一书,详细阐述了两岸祭祖习俗的变迁与社会基础,试图从祭祖这一特定的民俗活动中,反映两岸一家的历史渊源以及台湾同胞寻根问祖的家国情怀。

  祭祖的世俗化和庶民化

  千百年来,中国百姓以家族的绵延即传宗接代作为自己的本体性价值,人们把自己放在家族生长的长河之中来看待,上承祖祖宗宗,下接子子孙孙,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对于家族的传承与绵延有着无限的想象和期待。在中国,家族生活是世俗的,却又牵扯出超世俗性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家族这个归属体系是超越性和世俗性的统一体,家族对于中国人来说既是此岸,又是彼岸。由此,中国百姓视自己的家族祖先为心目中最重要的尊神,自古以来,祖先是家祭的主要对象。家祭是古人拜祭自己祖先的一种仪礼,有的是在祠堂祖先的牌位前,有的是在祖茔前,摆上三牲等祭品,焚香跪拜行礼,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幸福平安。祭祀祖先,是家族绵延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祭祀祖先作为中国本体性价值的附着物和衍生物,也体现着中国本体性价值的特征——“世俗性”。

  祭祖的世俗化出现在西周。西周以前,人们祭祖动机是出于对祖先神秘而伟大的神性力量的尊崇和敬畏,祈求得到祖先的保佑。而到了西周,祭祖既是为了得到祖先福佑,也是为了敬宗睦族,张扬孝德,具有显著的宗法性。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希望尽量驱除祭祖中的鬼魂崇拜等超自然因素,淡化“保佑”色彩,而尽量增加祭祖中的孝亲人伦等世俗因素,强化“纪念”和“崇拜”色彩。总之,是要减少祭祖中人与神的关系,增加祭祖中人与人的关系。

  祭祖的庶民化主要发生于宋代。周代春秋的祭祖活动宗法化后,表现出了很强的等级性,维护和加强着国与家的上下尊卑关系。因此,宋代一些理学家开始提倡祭祖的庶民化,把原来只适用于贵族和官僚阶层的宗法活动推广到民间。程颐和朱熹等人设计的庶民化的祭祖,虽然始终未正式载入宋、明、清朝代的国家法典,却成为民间突破以往等级宗法制桎梏的理论依据,大大促进了宋代以后宗族组织的普遍发展,而且,民间宗族还进一步突破了宋儒的设计。耿羽认为,宋代以后民间宗族整合的范围日益扩大,整合的稳定性也同时提高,祭祖活动在凝聚家族力量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祭祖习俗的时代变迁

  新中国成立后,祭祖活动在各地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次重大改变:祭祖的个人化,即人们对于家族的崇拜和认同感减少,祭祖逐步成为个人情感的表达,祭祖的主题从“崇拜”转向了“纪念”。具体有两大变化,一是仪式的简化,二是祭拜代数的缩减。前者体现出的是人们祭祖意识的衰微,而后者体现出的东西更加本质化——祭祖意识的内核发生了变更:从宗族到个人。

  耿羽说,在社会学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地区多数村民无论在家祭还是墓祭时只祭拜两至三代的祖先,即只祭拜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和自己有过情感交流的祖先,这表达的是个人的纪念之情,而没有了对于家族的崇拜。宗法制主宰下的祭祖,个人情感是达到宗族认同的一个过渡,祭祖的机制设计是,从感恩怀念近祖的个体情感出发,逐步上升到服从和膜拜整个家族,有了个人情感作为中介,家族崇拜显得自然而有人情味,祭拜近祖是保证祭祖绵延性一个不可或缺的润滑剂。但是,目前祭拜近祖犹存而祭拜远祖不在,个人—家族的链条发生了断裂,祭祖只剩下了个人的纪念,而没有了对于家族的崇拜,曾经的中介和过渡成为目前祭祖的主旨。

  耿羽说,这种变迁的背后是崇拜性祭祖的传统文化保障机制发生了变化,宗族在物质、组织、价值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衰落,尤其当家族绵延这个传统的本体性价值瓦解时,人们的行为逻辑必定以个人为指向。于是祭祖仪式呈现出从整体家族的“崇拜”到个人化的“纪念”的转变,家族集体记忆消逝而个人记忆凸显。

  台湾祭祖的源与缘

  两岸之间同根同源,同宗同祖,有着紧密的亲缘和地缘关系。大陆移民迁入台湾后,迅速复制和延续了大陆的文化模式。台湾客家文化学者庄英章教授指出,以“唐山祖”为共同祭祀对象,可以称为“大宗族”;以开台祖或其后代为共同祭祀对象,可以称为“小宗族”。移民开发初期,为了尽可能容纳更多的成员,同姓以“唐山祖”为共同祭祀对象,这是血缘与地缘的综合产物,等定居时间渐长,子孙繁衍形成一定规模,比较单纯的血缘组织成型,便以血脉先祖为共同祭祀对象,“移民型”宗族变为“土著化”的宗族。

  耿羽说,无论严格意义上的血缘性的“小宗族”祭祀,或是同一姓氏联合的“大宗族”,台湾祭祖仪式大致移植了大陆的祭祖仪式。家祭之礼,载于岁时,泉人日中而祭,漳人、潮人质明而祭。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都受中华文化哺育,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两岸一家亲”中充满着亲情、文化情和民族情。

  自明清以来,在台湾的大陆移民在每年的清明前后,都尽可能派遣族人回到祖地与留在祖地的族人和家人一起祭拜祖宗。两岸之间全面“三通”实现以来,返回大陆寻根的台湾同胞更是络绎不绝。台南市西港谢氏宗亲多年一直试图在大陆寻根问祖,在福建省有关部门的帮助下,通过两地族谱的比对,确定他们的祖先是从海沧石塘村分支到台湾。台南市西港谢氏宗亲组团终于圆梦,回海沧祖籍地寻根谒祖,受到当地宗亲的热忱欢迎。

  祭祖的公共化后,两岸交流途径也不断增扩,如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中原(固始)根亲文化会、黄帝故里祭拜大典和黄帝陵祭拜大典等等。台湾青少年在参加黄帝陵祭祖仪式,并瞻仰1946年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后,十分感动,表示有一种追根溯源的感觉,来到这里就知道自己的宗族从哪里来、血脉是如何流传的。

  耿羽说,公共化的祭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情感与信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脉络和基因,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对于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民族振兴,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