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莆田七旬老人山中采回野菇 一家三口吃后中毒

2017年06月20日 16:35   来源:东南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东南网6月20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陈燕燕 通讯员 林浩)莆田一名七旬老伯上山,看到树下长出一片灰白色的野菇,就采回家吃,一家三口中毒。林老伯又熬了草药,给家人“解毒”,结果,3岁的重孙小杰(化名)急性肾衰竭、急性肝功能异常、中毒性休克,被紧急送到省妇幼保健院,抢救了9天才脱险。

  该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王世彪说,每年夏秋是蘑菇中毒高发期,在福建,野生蘑菇中毒甚至死亡的病例年年有,市民应警惕。此外,每年全世界有4.5万多名儿童死于意外中毒,家长应加强监管,并学会正确急救。

  吃完野蘑菇,男童头疼、呕吐

  6月8日晚,小杰被送到福州时已休克,小脸铁青。此时,距离他吃下毒蘑菇已过去6天。

  家人说,6月2日,刚下过雨,林老伯上山,看到树下的野蘑菇带着雨露,特别漂亮,他想起以前也吃过外形相似的蘑菇,味道鲜美,就采了一大把。回家后,他把蘑菇洗了洗,炒了一大盘,他和老伴吃了不少,小杰也爱吃。饭后,三人相继肚痛、呕吐,老伯以为是消化不良,又摘了些草药,熬水喝下,两名老人好多了,但小杰疼得更厉害。

  在当地医院治疗多日,小杰不再呕吐,但头疼、恶心、腹胀,一天仅小便50多毫升,全身都肿了。

  “病情危重!”转院时,小杰的血压飙升到140/90mmHg,彩超检查显示双肾肿大、胸腔腹腔都有少量积液。王世彪主任推断,小杰是食物中毒,已引发急性肾衰竭、急性肝功能异常、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失代偿期代谢性酸中毒等。儿科重症监护室的医生给小杰做了3小时血浆置换、36小时血液透析,对症治疗9天,小杰才逐渐消肿,中毒症状减轻。目前,小杰已转入普通病房治疗。

  野菇是否有毒,不能光看颜色

  林老伯很懊悔,他说,家住农村,大家常吃野生菇,他以为毒蘑菇颜色鲜艳,自己采的蘑菇是灰白色的,杆细长,有点像金针菇,不像有毒。他的家人拍了野蘑菇和草药的照片,记者请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郭生挺老师辨认,因照片较模糊,很难辨别品种。

  入夏后,又进入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近日,湖南各地上报24人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5月,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出警示: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

  如何判断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很多人认为,“毒蘑菇颜色鲜艳”“毒蘑菇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这些辨别方法不科学!”郭老师说,我国毒蘑菇约100多种,可引起严重中毒的有十多种,一般烹调方法无法破坏其毒性成分。很多蘑菇外形相似,从经验上很难判断是否有毒,专业人员有时也需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预防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不采摘未经确认的野蘑菇!不要在流动商贩处购买不熟悉的蘑菇!

  医生: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应正确急救!”王世彪主任说,林老伯一家中毒后,没及时就医,却自熬草药,险些酿成大祸。专家推断,两个老人吃完草药病情好转,可能是大人抵抗力强,而且本来中毒就不深。

  王世彪说,吃毒蘑菇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流涎、流泪、幻视幻听等,甚至丧命,也可能出现“假愈期”,即一两天内症状轻微,之后病情骤然加重。目前,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中毒,要立即催吐,即使中毒症状较轻,也应及时就诊,并带上剩余的蘑菇样品。

  “急性中毒,越快就医越好,超过6个小时,毒素可能被消化。”王世彪主任说,近来已多次出现小孩误食野果、老鼠药、煤油等,导致意外中毒事件。家长应看护好小儿,一旦小孩误食,家长要尽快弄清误食了什么、剂量多少,再采取急救措施。如果误食一般性药物,如维生素、止咳糖浆等,可多喝水,使药物尽快稀释,并及时排出;如果药物剂量过大又有毒,应用手指或汤勺、筷子等刺激舌根催吐,再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也可喝牛奶、豆浆或3~5枚生鸡蛋清,保护食道、胃黏膜。如果病人昏迷、意识不清、呼吸放慢等,可能是毒物产生呼吸抑制,要马上做心肺复苏。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