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走进客家大围 近距离接触“岭南第一侨宅”(图)

2017年06月25日 15:39   来源:韶关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满堂客家大围。
满堂客家大围。

  山野客家文化PK海洋华侨文化

  每次走近大围,抚摸着那浑厚、粗糙、长着青苔的围墙,我都有一种触摸历史之感。

  大围是无言的,它耸立在这偏僻的乡野有170余年,已超越其主人赋予的实际意义,成为一个文化符号,承载着客家人千百年的创业、奋斗史,记录了客家人民俗生活和价值取向,凝聚着客家人的智慧和汗水。多年来,我一直想解读这座大围,然而要作真正意义的解读并非易事,它不是发几声感慨,作几笔描写那么简单,因而,我迟迟未下笔。

  直到2007年“五一”节,我到汕头市旅游时,参观了位于汕头市澄海县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心中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解读大围的参照物。

  陈慈黉故居始建于清朝宣统二年,历时近半个世纪,集陈家几代人的心血。计有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宅第,占地25400余平方米,共有厅房506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善居室”始建于1922年,至1939年日本攻陷汕头时尚未完工,占地6861平方米,计有大小厅房202间,是所有宅第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南国大观园”。

  当徜徉于这中西合璧、建造豪华的大宅时,我突然想到偏隅于粤北山乡的木材老板是那么不容易。如果说陈氏故居是华侨文化的一个代表的话,满堂客家大围代表的则是一种山野客家文化。

  陈慈黉(1843-1921年),是香港、南洋有名的大华侨。其陈氏家族创立的黉利行由一个跨国米业贸易体系,再到一个集工商贸易、金融保险、船务航运和房地产于一体的跨国企业集团,富甲南洋。严格意义上说,他是一个大家族的代名词,这注定了他们视野开阔、观念开放,善于吸收中外文化精华。而大围主人官乾荣,是一个识字不多却头脑精明、靠销售木材发达的农民,他的生意最远也只是珠三角,这注定了他的视野不高、一辈子也未能走出大山,所建大围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官乾荣建大围基本上是靠个人积累的钱财,儿子也只是帮帮手。他的财富如果与陈氏家族相比,真可谓沧海一粟。然而,他最为可贵可敬的是,他把建大围当作一个事业来做,几乎是倾其一人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凝聚了他的所有希望与心血。虽然结局并非完全遂其所愿,大庇后代子孙,但由于他用心良苦,“无心插柳”中,造就了一座规模宏大、造型独特、做工精良的客家大宅,历经百年而不败,给南方客家民俗文化史、建筑史方面的研究留下很好的“活教材”。1996年,大围成为韶关市最早的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我细细对两座大宅认真进行比较,发现由于其主人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两者之间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向。

▲陈慈黉故居。

  坚固实用的建筑理念

  官乾荣建大围的理念可用两个词概括:坚固,实用。

  坚固是从居住安全考虑的,这是所有的围楼、碉楼的第一要素。从空中俯瞰,整座建筑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平面呈“屋包围、围包屋”的“回”字形布局,并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从外向上看,这大围其实就是一座大碉堡,它有高16.6米的厚实围墙卫护着,有11座3至4层的炮楼分布在大围的四周,互为掎角,遥相呼应。主楼上下均有回廊过道,四通八达,但其外墙却没有窗户,只有瞭望孔和射击孔,用花岗岩石制成,内宽外窄,以利观察和射击。

  为了有效防御当时猖獗的盗贼兵匪,建设者对围楼的墙基砌得格外坚固,一般厚0.6米,其中中围墙基厚达2.4-8.2米,全部用卵石垒砌,叠角放花岗岩石条。为了防止盗匪挖墙打洞,大围的底层墙是空心墙,中间填以大量的河沙和卵石,一旦有人打洞,里面的沙石会不断涌出;同时,中心围楼的全部瓦梁都是密密麻麻一根挨一根紧紧排放的,这些梁既可承受瓦的重荷,又可阻挡揭瓦者入室。

  大围最薄弱处无疑是供人出入的大门,建筑者更是煞费苦心。整座围楼只有一座大门,大门设有几道门扉,第一道是铁皮厚板两页门扇,第二道是11根坚木横栅,第三道是7块坚木厚板,此前三道皆为木材制品。为防火起见,厚板门的楣上有3个直通二楼的两寸口径的圆洞,楼上设有水池,若遇敌人放火烧门,只要打开机关,水池内盛满的水便从3个圆洞倾泻而下,将火熄灭。第四道是11条8寸直径的铸铁棍横栅,且每条铁棍还可以套上备好的铁板,如果这道门一下,整个围门可谓铁板一块,固若金汤。

  围主如此花费心机加强大楼的防御功能是颇有远虑的。大围建成后果然有各路人马来滋扰,其中最大的一次是曾遭遇太平天国的一支人马的围攻,他们攻打了三天三夜都未能攻下,只能怅然而退。现在,游者去参观,仍依稀可见外墙上留下的一些痕迹,但大围的主体建筑依旧巍然屹立。

  大围毕竟是用来住人的,除了坚固,就是实用。中心围楼呈回形平面,外圈是护围傍屋,中间是四层高的中心围楼,前后各有一个庭院。整个大围占地总面积23300多平方米,建筑投影面积17864平方米,房间总数777间,内有寝室、厨房、储粮室、杂物间、厕所、牲畜栏舍、粮仓、水井、大院、祠堂、议事厅和太子楼(即书房)等,俨然一个小国。

▲陈慈黉故居内景。

  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陈慈黉故居的建房理念是豪华、舒适。

  陈慈黉故居主要指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三庐等4座宅第,它数座连片,鳞次栉比,既古朴典雅,又富丽堂皇,在建筑布局上很有特色。它既紧密相联,又相对独立。“三庐书斋”是中西结合的别墅式建筑,3座大宅第是中西结合的“驷马拖车”式建筑。在大宅第内,居中的是中国式的“硬山顶”平房,外围房屋则是两层洋楼,形成一个内低外高,类似城寨的方形大庭院。楼屋顶既有架梁盖瓦的传统结构,又有栏杆阳台的西式结构。在至高处还设置瞭望台,居高临下,总观全宅,便于防盗和防火防涝。不过,它的防盗功能比起大围来,已居于其次的地位。

  宅第的主厅堂是“四点金”房局,两侧火巷(也称“双背剑”)则仿北京故宫的东西宫格式,分成若干个小院落,构成大院套小院,大屋带小房的住宅网络,加上梯楼、天桥和通廊,萦回曲折,四通八达,甚至楼屋顶还用红砖铺有人行道。上下相通,扑朔迷离,陌生人进去如入迷宫。

  宅第的装饰,中西结合十分明显。如在古朴典雅的支柱或附墙柱上采用各式西方花柱头;数不尽的门窗既有中国式的方形,也有西式的圆形和拱形;门廊和窗套既有潮汕嵌瓷,也有西方的石膏泥塑;其装饰花纹有传统的“书卷”、花鸟图案,又有西式的几何图形。更令人诧异费解的是,在通廊石柱梁上将英文字母点缀于花纹之中。陈宅采用近百种釉面砖,巧妙地把各个门斗墙面、地面铺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宅中许多石木构件,件件均为艺术品,有浮雕、通雕,也有阴刻,有花鸟虫鱼、线条和花样。宅内还有许多书法石刻,各种字体琳琅满目。尤为珍贵的是在“善居室”内,在繁多的书法石刻中,竟有近现代著名书法家华世奎、吴道镕和清末落选状元朱汝珍的亲笔字迹。

  始兴客家大围与之对比,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支柱附墙很少能见到雕塑造型,门窗也较难见到花鸟装饰图案(后建的上、下围楼有一些),更不要说有装点风雅的书法石刻了,好像大围主人打心底就排斥这些东西,只希望自己的围楼像乡下妹子,朴朴素素,大大方方,素面朝天。

  我们的围楼也可申遗

  其实,民居建筑就是民俗文化的浓缩,它不仅反映了当地人的价值观、习俗、信仰,也反过来影响着居住其内的人。满堂大围,无论是以中轴对称、四周向心的合院聚居布局,抑或是祠堂的设置、按辈分而定的住房格局,这些都处处融入了我国中原文化的方位、次序、等级和宗族伦理观念,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家族结构形态的特征,而它的强大防御功能的设计,又体现了客家人在融入岭南文化中强烈的自我保护心态。

  陈慈黉故居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典型。它体现着中国人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国内走向国外,从内陆文化走向海洋文化,他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学习国外先进文化知识,古今结合,洋为中用,它还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华侨与民众主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程。

  沧海桑田,春风几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围楼的防御功能已经完全消失,但围楼作为团结的文化象征,却依然铭刻在客家人的心中。它不仅反映了客家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乡的一段历史,同时,它极大地丰富了岭南乡土建筑史的内容,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至此,中国的“世遗”已经增至35处,位居世界第三。这条消息无疑对我们有启迪作用。

  开平碉楼与始兴客家围楼有许多可比之处,它们同是明清时候的民居建筑物,同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形式同样是多姿多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不同之处在于,开平碉楼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而始兴客家围楼体现的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广泛交流,是那个历史时期客家文化与当地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的历史见证。

  我们应该以开平碉楼申遗为鉴,做好始兴客家围楼的调查、保护和挖掘工作,这对于研究粤北客家文化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