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州也有“六尺巷”

2017年07月26日 11:42   来源:潮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资料图,黄梅戏电影《六尺巷》在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的故事六尺巷发生地、黄梅戏故乡安徽桐城举行首映式。图为《六尺巷》主演韩再芬剧照。中新社发 张娅子 摄
    资料图,黄梅戏电影《六尺巷》在中国古代传统美德的故事六尺巷发生地、黄梅戏故乡安徽桐城举行首映式。图为《六尺巷》主演韩再芬剧照。中新社发 张娅子 摄

  一提起“六尺巷”,我们自然会想到安徽桐城,想到张英家信中那首著名的洋溢着劝和、礼让精神的诗篇,还有两家中间那条六尺宽的巷子。其实,在潮汕地区也有类似的故事,我们也有自己的“六尺巷”,只不过主人公开口劝和的是两个村子,“巷子”更宽大,功德更无量!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在老家桐城的房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公共的巷子。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官司于是久拖未决。

  这时,张家人写了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压”一下县官,让官司对自家有利。张英阅信后,回信中只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愧疚之余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于是两家中间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由此得名。“六尺巷”故事中包含的谦和、礼让、推己及人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同样是在清代,乾隆年间,广东潮州府流传着一句劝和名言“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它出自潮籍先贤,清代进士、直隶总督郑大进之口。直到今天,此话在潮汕地区仍家喻户晓,这里面也有一段精彩的故事。

  郑大进(1709~1782),清代人,生于潮州府揭阳县梅岗都山尾村(今属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山尾乡屡次受到邻村池厝渡的欺凌,两村结怨日深。清乾隆年间,郑大进赴任直隶总督之前回乡省亲,山尾乡的乡亲们找郑大进出面为他们撑腰出气,言下之意是要报复。郑大进很冷静,他劝住了大家,不许乡亲仗势欺人,说:“强弱之不敌,父老所知也,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奈何修怨以累子孙乎?”他又请两村父老共商增进和睦的事,池厝渡村民叹服,自此两村旧怨全消和睦相处,至今传为美谈。

  在自己位高权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时候,还能冷静下来,克制住自己内心澎湃的欲望,不被汹涌的“民意”所裹挟,实属不易!他想的不是要如何地“光宗耀祖、扬威桑梓”,而是要怎样借助自己头上的“光环”,来弥合两个村子长期以来的积怨,造福桑梓。因此,郑大进没有放纵乡亲们仗势欺人,反而劝和双方,让两个村子从此和睦相处,郑大进可谓目光远大、胸怀宽广、品格高尚,他是一位真正为民着想的好官!

  试想一下,如果郑大进放纵乡亲们去报复邻村池厝渡,那会怎么样?结果很可能是:短时间内会占便宜,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从长久来看要吃大亏;一时是出气了,却留下了长久的隐忧,得不偿失啊!毕竟,郑大进不可能长期任高官,而对方人多势众,又近在咫尺,也不会甘心于被报复,他们会“等”,“等那一天到来”,然后猛烈地、加倍地报复。如此一来,两个村庄积怨会加深,双方的生产、生活均会不得安宁,没准还会损伤人命,弄不好会陷入“死循环”,这是一个“双输”的结果,也是任何一位有理性、负责任的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话语中透出一股难得的冷静与睿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权势与地位是暂时的,个人的作用也是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在“池厝渡”这样长久的时间与空间面前是脆弱的。因此,他选择了用“百年的郑大进”那短暂的荣耀,去为“千年的池厝渡”与自己家乡山尾乡的和睦、稳定、发展作贡献,让两者和谐、共存、齐进。他做到了!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家乡山尾乡与邻村池厝渡两村村民抛弃前嫌,从此和睦相处,安心生产、生活;而他也让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两村村民,甚至是潮人的心坎上——这是一座真正的丰碑,永垂不朽!

  桐城的“六尺巷”与潮州府的“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故事虽然不同,内涵却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谦逊、退让、理性、目光长远、推己及人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而得到了当时乃至后世的赞誉。它们的主人公都是身居高位权倾一方,头脑却异常地清醒冷静的人;他们都能够克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不把权用尽,不把福享尽,以和为贵,以礼为美,尊重并善待普通人(平民),留下余地让别人走,也让后世子孙得到福荫,让邻里(村民)关系得到修复,功德无量;他们的为人处世技巧都很高超,用简简单单的四句诗、几句话,就“点醒”了身处“迷局”中斗红了眼的双方,“四两拨千斤”,真的很不简单!

  安徽桐城人文荟萃,所以它能够出“六尺巷”的故事;潮汕地区是海滨邹鲁,所以“有千年池厝渡,无百年郑大进”的故事在此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两者有相通之处,本来应该“并驾齐驱”平分秋色,但是潮汕地区的这则故事,知道的人却不多,影响力更是不能与安徽的那一则相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挖掘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契合点,并努力去使之发扬光大,这是一个摆在潮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值得引起政府和有识之士的重视!只有做好了这一点,潮州的“六尺巷”才能被更多的人知道,也才能拥有它本来就应该有的“宽度”与“长度”!(孙勇)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