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福建何家古厝走出丝绸专家 状元宰相还愿建广灵宫

2017年07月26日 16:40   来源:东南早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何家近百年的家族故事,就掩藏在这座古厝的木门后。
何家近百年的家族故事,就掩藏在这座古厝的木门后。

  菜巷曾三易其名,每次变化都是不同时期的见证。几经变迁,巷子里人来人往,低矮的平房民居换成高楼大厦,只有零星的几栋古厝老宅,诉说着菜巷那一段段或有趣或深沉或“高大上”的历史。

  在这不宽的巷道上,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万仙妃宫香火旺盛,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在安静的老房子里,何家近百年与丝织布艺有关的家族故事缓缓流淌,这里是九旬老翁心心念念的故乡和童年,这里走出了丝绸专家、曾参与起草宋锦国家标准的何敏苏;还有那方遗址石碑上,记载的是宋朝宰相蔡确府第和民国时期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所在地的时代记忆。

  菜巷58号、60号:何家古厝时光 九旬翁记了一辈子

  在菜巷和东边巷的交汇处,推进一扇虚掩的木门,何家近百年的家族故事徐徐展开。

  91岁的何启煌年少离乡,前往苏州谋生数十载,曾是老牌国企苏州振亚丝织厂的管理人员。他的女儿何敏苏在父亲的影响下,是一位具有多年宋锦织造经验的专家,曾参与起草宋锦的国家标准,擅长丝绸制造业中的纹织技艺,更是桑蚕丝织类的中华传统工艺大师。

  与此同时,留守泉州菜巷的何家子弟中,除了在公职单位的,也有一辈子坚守纺织布业的,比如何敏苏的堂哥、1960年出生的何应田。如今,何家人大部分都不住在菜巷的古厝。

  偌大老宅里,何家媳妇、80多岁的黄秀清和乡邻们一起,迎接小巷的每个日升日落,岁月静好。

  九旬老翁 最忆菜巷里七年往日时光

  “我是泉州人,来自东街菜巷,你知道那个地方吗?”电话那头,91岁的何启煌提起家乡声声含情,他的脑海里依然印刻着6岁至13岁时在菜巷度过的每个重要时刻。虽然只是短短的7年时光,但菜巷60号的记忆,是他最难忘的童年,是他关于家族最原始的情愫。

  犹记得,6岁那年,伴随着一阵鞭炮声,在点点火光中,何启煌在大人的带领下,走向菜巷的新家。新家是找明代杰出的方志史学家何乔远的亲戚买的,古厝大厅前,曾有这样的一副对联:“好德家声远,浔江世泽长”。

2016年,何启煌(右二)和女儿何敏苏(右三)出席中国丝绸档案馆活动留影

  何启煌的爷爷奶奶都姓何,爷爷名叫何阿统,出自“好德何”分支,奶奶何阿养,源于“浔江何”分支。据何启煌回忆,爷爷奶奶育有三子一女,夫妻二人离世时,最小的儿子何楚坤,也就是何启煌的父亲年仅3岁。何楚坤辛勤打拼,还在附近开有一家三笑金行。幼年时,何启煌曾到附近的朱子祠堂,即当时的衮绣小学求学。跨越八九十个年头,他依然清晰地记得衮绣小学的校歌。

  13岁时,何启煌离开泉州前往苏州做生意,但在菜巷古厝里的7年,是他最珍惜也最经常忆起的往日时光。数年前,88岁的何启煌在国庆假期专程回到老家,抚今追昔,感怀逝去的岁月。

  丝绸专家 参与起草宋锦的国家标准

  在苏州安家后,何启煌于1951年在苏州久安丝绸贸易公司当业务员,后来又到振亚丝织厂工作,这才认识了何敏苏的母亲。“我父母亲都是丝织行业的,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长大后我也入了这一行。”大女儿何敏苏说。

  何敏苏毕业于苏州市纺工局职工大学丝织专业,是一位具有多年宋锦织造经验的专家,曾参与起草宋锦的国家标准,擅长丝绸制造业中的纹织技艺,更是桑蚕丝织类的中华传统工艺大师,是有名的丝绸专家。

  父亲对何敏苏的影响不仅仅是在丝绸方面,他对泉州的日夜思念也影响了彼时年幼的她。“我父亲总是告诉我,1951年他是因为没有回家的路费,才就近在苏州工作,不承想就此在苏州成家立业,我的名字寄托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何敏苏的名字是她父亲起的,敏字谐音闽,苏代表苏州,“我是在苏州长大的福建泉州人”。

  1987年,27岁的何敏苏特地将自己的蜜月旅行定在泉州,终于有机会回到父亲日思夜想的老家看看。如今,她更是喜欢上研究家族史,每天晚饭后都要听父亲讲述家族往事。让她意外的是,自己和丝绸之间似乎早就有难解的缘分。“我们祖上很多女眷的名字都含有丝绸门类的字,比如纺、绉、绸、缎、绫、罗、绢、绡等,我近来看资料才知道泉州还是缎纹的发源地,我现在又是从事丝织业,我觉得这是缘分!”

  学徒起步他见证了织布行业的变迁

  在家乡泉州,何敏苏的堂哥何应田也从事与服装有关的行业。“我学的是织布,从一线员工做起,到管理一个工厂,再到早期的贴牌生产……”何应田说,当年他被分配到泉州地方国营织布厂,还是学徒工的他每天跟一群女工学织布。

  “刚开始我觉得非常容易,没两天就会了,但第三天我就知道我错了。”何应田想起了那个“可怕到想哭”的夜晚,他说,进厂工作的第三天,织布机的梭子卡在经纱中间,织布的几千条纱线中间断了几百条,“需要将断掉的几百条纱线一条条按照一定规律打上织布节,不打的话,整匹布都废了。”好在后来师傅来帮忙,“要不然我可能要打上一整夜”。

  上世纪80年代,地方国营织布厂宣布倒闭,那时候的何应田已经完成了从织布工人、维修工到厂长的转变。“工厂倒闭了,我就开公司自己做。”一个是棉纺行业,一个是丝绸行业,工作上何应田和何敏苏少有合作,交流却是不少,“假期或者出差经过,有机会我就会去看望我的大伯和堂妹。”

  何应田说,数十年光阴,只有机器在变,纺织的工艺原理和二三十年前是一样的,“我经历了纺织机从手拉脚踩的木质款到后来的半自动,再到现在的全自动,时代的年轮滚滚向前啊!”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