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三个香港青年在江门开平追农业梦

2017年08月02日 15:11   来源:江门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为了梦想,三个小伙伴远离家人,艰苦奋斗,原来白皙的皮肤都被晒黑了。
为了梦想,三个小伙伴远离家人,艰苦奋斗,原来白皙的皮肤都被晒黑了。
中国侨网吸收了鱼池水中的营养,菜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吸收了鱼池水中的营养,菜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你知道如何把鱼和菜一起种养吗?有没有想过把蝇蛆、蚯蚓利用到种养殖中?如何排列能使蔬菜提高产量?这些刁钻的问题,都是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三位香港青年在研究“鱼菜共生”时所遇到的问题。

  位于(江门)开平市苍城镇的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里,举目四望,周围都是绿树青山,环境优美,但也非常偏僻。在基地的其中一个普通的大棚里,罗伟特、梁立锋和谭慧敏正在照顾他们的菜苗和鱼苗,这里是他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兴趣

  大学时就在学校的天台种菜

  三位香港青年,为什么会跑到开平来当农民呢?

  “我们三人都对环保事业很感兴趣,在大学时就热衷于天台农场。”罗伟特笑着介绍道。在三人团队中,罗伟特、梁立锋都是1992年出生,分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和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而唯一的女生谭慧敏出生于1991年,毕业于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专业。“我们都是香岛中学的同学,大家都喜欢环保和绿色种植。”罗伟特介绍,大学期间,他和同学在学生宿舍门口开辟了一片菜田,虽然只有小小的20平方米,但十多位同学都踊跃参加菜田的劳作。“阿锋也参加了他们学校的天台农场兴趣小组,在学校的天台种菜。”谭慧敏笑着说,由于她所在的大学没有菜田,因此她经常在放学后跑到两位好朋友的农场里当义工,学种菜。

  “那时我们纯粹是小打小闹,种的菜不多。”罗伟特说,由于有着共同的兴趣,到了大四要进行社会实践时,三人都想在绿色种植方面进行尝试。“一开始我们是想做天台农场,但一位前辈建议我们做‘鱼菜共生’项目,我们在网上搜索了相关资料后,也对这个课题很感兴趣。”罗伟特介绍道。“香港的农田少,我们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想着内地的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农业也更发达,就想来碰碰运气。”谭慧敏接着道,在考察了东莞、佛山、中山等地后,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直到来到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去年,他们三人来到基地,说要实践‘鱼菜共生’项目,问能否免费提供场地。”基地工作人员张和顺记得,当时他正在进行气雾栽培试验,和“鱼菜共生”同属于无土栽培,于是在江门市农业局的支持下,三个青年在基地里免费获得400平方米大棚,正式在开平“落地生根”。

  勇气

  每人怀揣2000元闯开平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把水产养殖的水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植物把水体中的营养吸收利用,随后净水再回流到水产养殖系统中,让动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这既是可持续循环型零排放的低碳生产模式,更是有效解决农业生态危机的最有效方法。

  “一开始,我们给自己规划的实践时间是3个月。”罗伟特告诉记者,去年5月,三人正式来到基地开展项目。“当时每个人身上都只带着2000元人民币,一共就6000元。”罗伟特笑着道,“谁知道3个月过去了,我们菜都还没种出来,大家都不愿意放弃,就一直坚持下来,慢慢就越做越大,谁也不想离开了。”

  去年底,在江门市农业局的协助下,三人申请到5万元的“市长机动资金”,用于“鱼菜共生”项目的研究。在短短的几个月里,项目先后申请7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目前已有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批。今年1月,项目还获得了1200万港元投资,将于今年9月开始兴建现代化温室和“鱼菜共生”循环生态生产设备,届时项目面积将达到50亩。

  艰辛

  高温、枯燥、失败都是浮云

  从零开始,到初见成效,三位青年在基地里洒下无数的汗水,经历过无数的失败。

  掀开两层防护膜,拉开铁门,走进大棚,气温瞬间上升了不少。由于刚下完雨,室外比较凉爽,但大棚里却是另一番天地。记者瞄了一眼挂着大棚里的温度计,30摄氏度。“今天算凉爽了,热的时候,大棚里高达四五十度呢。”梁立锋笑着说,每次进大棚都像蒸桑拿一样,一天要换几套衣服。进入大棚几分钟,众人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

  在基地里,三人的分工很明确。罗伟特种菜,谭慧敏养鱼,梁立锋研发、设计水循环系统。由于三人都不是相关专业出身,来到开平后,边做边学。“我是从最基本的种子发芽学起。”罗伟特说,在初到开平的3个月里,他一棵菜也没有种活,“要么不发芽、要么菜苗长不大、要么就是奇形怪状、要么就是感染虫害……”罗伟特尝试了很多种方法,也失败了很多次,直到第4个月才终于成功把菜种出来。

  蔬菜种出来后,罗伟特还分给周边的村民们享用。“我感觉我们的菜菜味很浓,比菜市场买的要好吃。”罗伟特笑着说,“镇上的叔叔阿姨也说我们的菜特别甜。”

  与罗伟特相比,谭慧敏的养鱼之路更加曲折。“从去年到现在,还没成功养出一批大鱼,最近这批只有3个月大,但成长得比较顺利,证明目前的养殖方法是可取的。”谭慧敏说,之前鱼苗买回来后,经常不吃东西,到第二天就死掉了一批。“难道是不适应新环境?还是害怕人类?”为此,她上网搜集大量养鱼知识,每天记录鱼的生活习性,对水温、氧气等严格把控。“后来才发现,原来鱼儿不是不吃东西,而是它们的作息很规律。”谭慧敏说,掌握了规律以后,她每天就在早上9点和下午5点分两次投喂,“晚上鱼儿要休息,就不会进食了”。

  除了要固定投喂的时间,就连投喂的分量和鱼料的质量也要严格控制和记录。基地里,有两个大鱼池,每个都可容纳1吨水。揭开盖着鱼池的黑纱网,记者看到,里面密密麻麻地有许多鱼儿在游来游去。“我们采用的是密集养殖,每吨水养殖约40公斤鱼。”在谭慧敏的工作笔记中,写满了每天不同种类的鱼的投喂分量,每一周,她还要采样给鱼称重,了解在同一段时间里,不同投喂方法和不同鱼料对鱼生长的影响。

  “最近我们在研究用蝇蛆作为鱼的蛋白饲料。”这位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女孩,谈到令人讨厌的苍蝇时,没有一点厌恶,甚至满脸兴奋。谭慧敏介绍,一开始,她在网上买来苍蝇养在蚊帐里,孵化蝇蛆,但很快她发现这种方法养出来的苍蝇没有活力。“后来我们想到大自然里的苍蝇生命力最旺盛,根本不用刻意去养。”于是谭慧敏从市场收集鱼的内脏,放在大棚门口,很快就吸引了一大群苍蝇前来进食、产卵。“几斤的鱼肠半个小时就被苍蝇消化掉,留下来的是它们产下的卵块。”谭慧敏介绍,几天后,待卵块变成蝇蛆,她就从附近的养猪场收集一些猪粪,供蝇蛆食用。“只要一两天时间,蝇蛆变得肥肥白白,就可以拿来喂鱼。”谭慧敏自豪地说,被蝇蛆“享用”过的猪粪变得非常松散,也没有异味。“本来是想着给鱼增加营养,但无意中就解决了鱼内脏和猪粪的处理难题。”根据谭慧敏的统计,一斤苍蝇可以消耗四五斤鱼内脏,一斤蝇蛆可消耗约十斤的猪粪。

  罗伟特和谭慧敏分别担任团队里的菜农和渔民,而梁立锋则是光荣的“水电工”。整个“鱼菜共生”系统最为关键的水管排位、布线、设计就是由梁立锋负责。“我一开始也不懂这个,就上网学习。”梁立锋笑着说,连怎么接水管、怎么拧螺丝,他都是边做边学,而当中应用到各种物理学、建筑学的原理,则是得益于他在大学时学到的知识。

  如今,他自主研发的水循环系统正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鱼池里,有几根水管连接池外的过滤池。“在水流的带动下,鱼粪会流到过滤池。”梁立锋解释道,过滤池里放着很多陶粒,底下还养着很多蚯蚓,被陶粒和蚯蚓处理过的水就会流到蔬菜种植区。在蔬菜区,每一棵菜苗都生长在一块小海绵上,长长的根透过海绵吸收管道里的水。种植蔬菜的水在管道里不断流动,慢慢回流到鱼池中。为节省经费,整套系统都是由几人摸索研究出来的,从材料到设计,只花了几千元。“市面上类似的产品,起码要几万元。”谭慧敏说。

  在整个鱼菜共生系统中,电是极为重要的,因为鱼的供氧需要电力。倒霉的是,采访当天,正巧碰上大棚里停电检修。提前收到停电通知的梁立锋已事先准备好发电机,确保鱼池的供氧。

  “现在我们有经验了,知道停电要提前准备,去年第一次停电时最手忙脚乱。”谭慧敏回忆道,去年夏天,半夜寝室里的空调突然停了,意识到停电的小伙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棚里的鱼。“鱼池里的鱼很密集,不能停止供氧。”于是三人连衣服都来不及换,连忙跑到大棚里,人手搅动水池里的水,给鱼增氧。“自从那次以后,我们就买来发电机,也和园区里打了招呼,停电就会提前告知我们。”谭慧敏苦笑道,那次累了一晚上,大家都快散架了。

  虽然电力对“鱼菜共生”系统非常重要,但整个系统并不耗电。“目前项目占地约400平方米,每月耗电约70多度,成本约500多元,以后量产,可能还会更低。”梁立锋介绍道,除此,整个系统不再需要其它的肥料或营养了,是真正的有机种植和养殖。

  梦想

  立志做科技农民

  基地远离城市,生活非常枯燥。每天,白天小伙伴们在大棚里照顾蔬菜和鱼,给蔬菜“量高称重”,总结数据,晚上开会,日子单调也充实。“现在是项目研究的关键阶段,我们每天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测量数量。”谭慧敏说,上午喂完鱼以后,她就把手提电脑搬进大棚,罗伟特测量菜苗的长度,梁立锋称量菜苗的重量,她负责录入数据进行总结。这一测量,就是连续三四个小时不停地工作。

  “我们正在研究水培菜苗如何通过改变排列方式来增加产量。”罗伟特介绍,他们尝试了正方形、长方形、条形和交错排列等多种方式,经过一段时间大量的数据分析,最终发现,以“梅花间竹”交错排列的方式在同等的空间里,产量比其它排列方式要增加1.5倍。“这在以后量产时,是非常重要的依据。”罗伟特说,目前的研究虽然枯燥,但每一项都对以后的量产工作大有帮助。

  除了研究哪种排列方式可以增加产量,小伙伴们还打起了烂菜叶子的主意。“烂掉的菜叶子扔掉也是可惜,我们正在研究把叶子和水一起腐化,看腐化后的水是否能当蔬菜的营养液。”谭慧敏一边将从菜叶水倒入试管,一边向记者解释道,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水中氨氮的含量,每隔4小时,她和小伙伴们就要检测一下,“现在是实验阶段,半夜也要起来测量”。

  短短的14个月里,项目先后申请7项国家专利,其中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批,另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也即将获批。“我们要做科技农民,用电脑耕田。”梁立锋笑着说。

  今年初,项目获得了1200万港元投资,9月份起,团队向基地租赁的50亩大棚即将动工,兴建现代化温室和“鱼菜共生”循环生态生产设备,计划于2018年2月建成投产。届时,这里将是全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鱼菜共生”工厂化生产基地。

  坚持

  盼成果能供港让家人朋友享用

  “没想到这么辛苦,他们却坚持下来了。”张和顺笑着说,三人刚到基地时,皮肤都是白白的,现在却黑了好几圈。

  “我们都适应了,很习惯这里的生活。”罗伟特说,一开始家人并不支持他们的选择,希望他们留在香港,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每次打电话都是劝我们回去,所以也不太敢向他们诉苦,现在他们都被迫接受了。”三人当中,梁立锋面对的家庭压力最大,“我已经一个半月没有回家,基地实在太忙,走不开。”他说,对于自己的坚持,家人始终没有点头。

  他们都希望,早日让项目走上正轨,到时把家人都带来基地参观,让他们更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事业。“也希望我们的蔬菜和鱼早日规模化生产,到时周边城市的市民就可以用相对便宜的价格吃到有机蔬菜。”谭慧敏笑着说,“同时,还要把它们卖到香港去,让家人和朋友在香港就能吃到我们的劳动成果。”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吕玉廉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