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潮州麦秆画制作人:执一颗匠心 择一艺坚守

2017年08月02日 15:55   来源:潮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染上颜色的麦秆材料。
染上颜色的麦秆材料。
中国侨网方志伟向记者介绍麦秆画《汉学家饶宗颐》的创作过程。
方志伟向记者介绍麦秆画《汉学家饶宗颐》的创作过程。

  麦田收割之后,遍地的麦秆能作何用途?制成肥料、饲料,还是燃料?在潮州匠人的妙手中,来自田间地头那些再普通不过的麦秆,却能化腐为奇,勾勒成一幅幅惊艳的艺术品。

  麦秆画,古时随中原移民传入潮州,心灵手巧、精耕细作的潮州人,凭借对追求完美那份与生俱来的执着,不断推陈出新,将这门古老工艺发扬光大。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潮州麦秆画迎来了辉煌时期,产品远销欧美多国,民间从业者逾2000人。然而,进入九十年代,受到经济体制改革大潮冲击,麦秆画与其他传统手工艺同样,面临市场萎缩、人才凋零的困境,从业者几乎流失殆尽。

  坚守是一种精神,源自一份热爱。多年从事麦秆画制作的府城人方志伟,面对这门行将消失的艺术,慨叹之余,他固执地选择了坚守,并且开启了一段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

  从业四十余载 挚爱麦秆绝艺

  “我1973年进入潮州彩瓷厂工作,当时做的是陶瓷彩绘工种,八十年代调到特种工艺厂,开始接触和学习麦秆画。算起来,从事工艺美术行业,已经40多年了。”盛夏的一日下午,骤雨方歇,在市区的潮州麦秆画研究艺术馆中,馆长方志伟一边泡着工夫茶,一边向记者讲述起他的艺术人生。如今,他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潮州麦秆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那时候,潮州麦秆画正值鼎盛,产品大批量出口欧美国家。有书签、贺年卡、小挂画、圣诞用品等,种类非常多。”方志伟说,国家有生产任务,销路不成问题,从而也使麦秆画制作工艺得到了良好发展。

  真正接触麦秆画以后,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精细的制作工艺,便在方志伟内心悄然扎下深根,吸引着他不断探索的步伐。

  “潮州麦秆画行业,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方志伟告诉记者,早在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便曾派技术人员来到潮州,专门学习麦秆画制作工艺。经过多年来的创新、完善,目前潮州麦秆画可谓独树一帜。首先是切丝工艺精细,能把一根麦秆切成如毛发般的细丝,“仅制作一只蝴蝶,就要切2500刀。”还有立体和半立体工艺,使得作品层次分明,展现出独特魅力。更特殊的是染色工艺,采取未制作先染色,制成的作品永不褪色。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潮州麦秆画定稿以后,匠人还需运用自己的智慧,在画布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因为,每粘贴一片素材,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使其高低错落,构图布局更加合理、美观。

  坚守式微行业 三年亏掉百万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手工艺制作行业风光不再。国家分配生产任务的“蛋糕”没有了,麦秆画制作工艺复杂,而利润却十分低微,难以在现代化市场竞争中立足。

  “销量一路滑坡,行业日渐式微,到2000年,已经几乎没有人在做了。”方志伟说,目睹整个行业逐渐消亡,他感到惋惜不已,残酷的现实迫使他开始思考麦秆画何去何从。“这样优秀的工艺,任由其失传,实在太可惜了。”

  20年的时光,从青春到中年,对麦秆画的感情越发甘醇。为谋生计,众多从业者纷纷转行,而方志伟却相信只要默默坚守,总能唤起潮州麦秆画新的春天。

  “当时想法很简单,认为好的东西,做出来一定会有人喜爱。”方志伟回忆说,有了这个念头,他亲自登门找回五六位志同道合的老同事,租了一间大约300平方米的屋子,2004年筹备妥当,第二年就着手重新制作麦秆画。

  令方志伟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此,他们走上了一条坎坷的道路,前方迎接他的是接踵而至的考验。

  “大家都是匠人出身,躲在屋子里埋头创作,连招牌也没挂,结果囤积了大量作品无人问津。”方志伟略带尴尬地说,起初,作品的题材、规格、制作工艺,基本沿袭原来工厂的套路,早就不适应市场需求,但大家兀自不明就里。

  后来,有友人建议,应该找一处高档的场所,用于展示和销售,并积极牵线,介绍方志伟到潮州迎宾馆二楼租下一间店面。完全没有营商经验的方志伟觉得不错,以为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人关注麦秆画。谁知却事与愿违——住在迎宾馆的客人虽会进来转转,但真正掏钱买的并不多,方志伟的经济负担也更重了。“光装修就花了十几万元,还得雇用若干业务员,每天守在店里向来宾推介产品。”方志伟说,加上不懂宣传,盲目坐等客户上门,导致门庭冷落,三年间不觉亏掉了近百万元。

  困境中不放弃 创新换来转机

  方志伟清晰地记得那段时光的困窘。那年春节,守着琳琅满目的麦秆画,方志伟却在为员工工资发愁。妻子辛苦经营礼服生意的积蓄,已被他偷偷“挪用”到麦秆画创作生产及此前员工工资发放上,怎么办?

  妻子闻讯来到商店,三年来,她那一刻才知道丈夫一直没有放弃这堆“没用的东西”,才知道丈夫把自己的钱花在这些麦秆上。“你给我把这些东西卖掉。”涵养很好的妻子铁青着脸,留下这句话走了。

  方志伟结束了迎宾馆的生意,但却割舍不下对麦秆画的热爱。在他看来,这明明是很好的技艺和产品,应该会有发展前景的。

  他老着脸皮向亲友借款,并偷偷变卖家中收藏的一块玉石,方才勉强渡过难关。“一度几乎想要放弃,但还是舍不得。”说至此,正在泡茶的方志伟笑笑,略显得有些无奈。

  也正是这次重大挫折,令方志伟陷入反思。究竟怎样做,才能把麦秆画推广出去,打开市场销路?他慢慢明白,几十年前的老规格、老工艺,已经落后了,传统工艺要发展,必须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他与伙伴们开始从题材、规格、工艺等方面有意识大胆创新,融合潮绣、木雕、泥塑等各家所长,包括与陶瓷器皿结合,对传统麦秆画进行大尺度的改良。

  “比如潮绣独有的垫高工艺,运用在麦秆画上,使作品呈现出更加美妙的立体感。”说到此处,方志伟流露出一丝自豪的神情,“人物的制作,则学习了油画的技法,更加流畅逼真……”

  一系列的技术突破,使潮州麦秆画焕发出新的活力。2007年,方志伟的高浮雕麦秆画《潮州广济桥》,在国际文博会上获得金奖。2009年,方志伟选材自潮州名胜古迹制作出来的挂幅《潮州八景图》,荣获国际文博会特别金奖。这是文博会首次设立特别金奖奖项,也是潮州工艺美术界斩获的首个文博会特别金奖。

  尝尽酸甜苦辣 迎来收获季节

  彼时,潮州已有不少传统工艺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秆画能在国际文博会上摘取最高殊荣,这对于方志伟来说,无疑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令他的艺术思路豁然开朗。从那以后,他更坚定了创新的理念,与伙伴们不断尝试新工艺,创造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2009年,潮州麦秆画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门传统艺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重新认可,步入了又一个明媚的春天。而为此默默坚守多年的方志伟,也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2010年,方志伟的作品《百蝶争艳》再次取得国际文博会特别金奖;2011年,其作品《梅兰菊竹》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2013年,作品《鸟语花香》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特别金奖……

  《潮州古城图》,一幅由方志伟和近十位匠人耗费一年心血共同创制的作品,以强烈的立体感、丰富的层次感,大气的构图、细腻的手法,完美地展现出当代潮州麦秆画的最高水平。这幅作品拍出了28.8万元的天价,而背后那份执着,却绝非金钱所能衡量的。

  兜兜转转,走了许多冤枉路,蓦然回首,个中酸甜苦辣难以言喻。如今,方志伟和他的伙伴们,在多年的摸索中懂得,好东西并不是一定有人喜爱,还要尽力去适应市场需求、了解客户的想法,从规模、内容等方方面面配合不同群体的风俗习惯,尊重不同国度的文化差异。

  但是,若非当初那颗单纯的匠人之心,怎能一次又一次经受挫折,在迷茫之中、于绝望之际咬牙坚持、挺过困境呢?

  期待一门传统工艺薪火相传

  方志伟的麦秆画研究艺术馆,目前已拥有二十来位从业者,其中最年轻的25岁。记者采访时见到,匠人们各自忙着手头的工作,有的在挑选麦秆,有的把麦秆切丝,有的正细心粘贴着各种图案……

  这些年,除了经营自己的艺术馆,方志伟还走进高校和中小学校园,办班推广麦秆画工艺。有时候也会接收一些学生到他的艺术馆学习,只要年轻人愿意学,他都会手把手地悉心指导。

  不过,方志伟坦言,麦秆画极其考验从业者的性情和毅力,习艺时间漫长,没有经年累月的积淀,难以淬炼出扎实的技艺,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收获丰厚的利润。因此,很少有年轻人愿意沉下心来修炼,当下的从业者普遍年龄较大。

  也即是说,未来,潮州麦秆画工艺的传承,依然难以回避人才匮乏的现实问题。

  记者留意到,艺术馆的展厅中,陈列着一幅崭新的双面麦秆画作品,一面是“花开富贵”,一面是“喜上眉梢”。在今年的国际文博会上,凭借这幅作品,方志伟再次得到金奖。他的另一件作品《汉学家饶宗颐》,也获得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大赛金奖。谈及此,老匠人已显得十分平静,也许比起荣誉的叠加,他们更希望见到的是,一门传统工艺薪火相传。

  记者手记

  传统工艺不妨开一开“脑洞”

  传统工艺要发展,必须开拓创新——从事传统工艺行业的人,大多明白这个道理。不过,具体到如何开拓、如何创新,当前潮州传统工艺界,毋庸讳言,真正成功并可参考复制的例子实属寥寥。

  采访方志伟时,除感动于一份执着坚守外,令记者颇有启发的,恰是他对于创新的一番讲述。他说,盲目走过许多冤枉路,栽了许多跟头,才慢慢明白,不是好的东西就一定有人喜爱。

  正因如此,他的创新,并非只局限在技艺层面,更考虑到作品的内容、规格,乃至颜色运用、构图布局等细节。他举例说,潮州民间讲究吉数、谐音,一件作品做出来,工艺精湛、画面华美,但尺寸不对吉数,客户就宁可不要了。

  对于先制成后投入市场的传统工艺品来说,如若不顾及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不适应不同地区、国度的人文风俗,作品本身展现的绝技再丰富,也可能空有价值而没有价格。

  台湾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早已引入了“创意加值”的理念,将传统产业注入创意设计,提升产品附加值。比如,民间常见的“长命锁”制成MP3随身听,祈福用的“胜杯卦”制成手机挂饰,复刻康熙真迹的“朕知道了”胶带、圣旨文件夹,还有结合不同传统文化制成的公仔、杯垫、笔筒、背包、名片盒、体重计等……通过各种各样的“脑洞”,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创造出市场价值,从而使其焕发出时代活力。

  其实,我们的传统工艺,最初就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与其固守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停留于收藏品、奢侈品的制作上,凭一手绝活待价而沽,不妨在传承、发展高超工艺的同时,也尝试放下身段,开一开“脑洞”,多一些文化创意,主动走向时代前沿,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只有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传统工艺才能血脉相继薪火相传。

  文/本报记者 江马铎 图/本报记者 黄春生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