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内河交通15年保持“零事故”
本报讯 7月29日上午,在泉州西湖水域,泉州市交通委、泉州市地方海事局、西湖公园管理处等部门联合举办内河水上交通应急救援演练,演练科目包括故障船舶乘客接驳疏散、落水乘客搜救、船舶消防和清理溢油。
当日上午9时10分,泉州西湖北侧湖面突然腾起“烟雾”,一艘满载游客的游览船舶航行中与湖中设施碰撞失去控制,导致船上燃油泄漏,船体起火,2名游客落水。泉州市地方海事局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顺利扑灭大火,救起落水乘客,将船舶游客接驳上岸。为防止泄漏的燃油污染水域环境,专业人员还对受污染水域布设围油栏,使用吸油毡清理溢油,成功处置一起可能污染水域的“事故”。

据悉,从2003年以来,泉州内河水上交通安全连续15年保持着“零事故”“零伤亡”的良好态势。泉州市境内主要有晋江、洛阳江和闽江支流大樟溪三大水系,大小河流34条,总长达1620公里,但现在均已不能全程通航,所以全市内河船舶并不多,经正规注册检验的有14艘,从事经营性的内河航运企业有1家,主要经营西湖水域游船。仅泉州西湖的8艘客船,每年的载客量都在6万人次以上。伴随着近年开发江河湖泊等内河水域观光旅游热潮,针对内河旅游客船的安全监管也成为地方海事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
有关部门提醒,游客务必选择合法合规且安全有保障的水上游乐场所,乘坐经海事部门注册、船检机构检验合格的船舶。此外,要掌握一些水上应急救援和自救的常识,万一遇到险情时不慌乱、能自救、保安全。泉州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每年开展内河水上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