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13岁洋留守儿童杰仔:渴望出国与父母团聚

近日,记者来到(江门市)台山市三合镇那金村委会,与该村妇女主席黄丽娇一起前往该村卫生院探望生病的13岁洋留守儿童杰仔。杰仔和姐姐都由其外婆照顾,其父母在他5岁时出国打工,在交谈中,杰仔透露出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并兴奋地告诉记者,5年后他就可以出国与父母团聚了。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杨光明
孩子王和外婆一起生活
一进卫生院大院,只见一位老婆婆左手拿着一袋药在等候,“这是杰仔的外婆,杰仔的父母出国后,就是她照顾杰仔的。”黄丽娇对记者说。在门诊部,走廊上坐满了前来就医的群众,中间有一位皮肤有点黝黑的小男孩,“他就是杰仔,最近得了腮腺炎。”黄丽娇告诉记者。
由于走廊太嘈杂,于是黄丽娇跟医务人员沟通,要了一间病房,让杰仔躺着打针、休息。
“饿不饿,早上吃早餐没有?”黄丽娇摸了摸平躺在床上的杰仔的肚子问。
“吃了,今天有点不舒服,没什么胃口,谢谢娇姨。”杰仔回答。
记者的到来,一下子让杰仔腼腆起来,不过随着话题的不断增多,他也开始活跃起来。
“我今年13岁,9月开学就要上初中了。”杰仔对记者说。
“他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说很无聊,我就问他知道什么叫无聊吗?他又说不上来,现在的小孩怎么年纪那么小就说无聊呢?”杰仔的外婆在旁边插话说。
“那你怎么打发无聊呢?”记者问杰仔。
“无聊的时候,我就去踩单车、打排球。虽然打排球技术不好,但我喜欢打。很小的时候看见一些大人在打排球,我也会在旁边观看,然后回家找几个小伙伴一起玩。”杰仔说。
“之前杰仔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但到了六年级下学期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玩手机、打游戏,成绩有所下降,但他很听话,我跟他说了之后,他就把心思重新放在学习上,毕业考试成绩还算不错。”杰仔的外婆说。
“9月就要上初中了,要寄宿了,一周才能回来一次,没有外婆的照顾,你会习惯吗?”记者问。
“从5岁开始,我就跟外婆生活在一起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外婆照顾我,现在我慢慢长大了,要上中学了,我要学会独立、学会照顾自己。”杰仔说。
“他就是孩子王来的,他外婆家门前有一个大院子,平时他就召集其他小伙伴前来踩单车、玩游戏。他性格其实很外向,相信到了中学也能好好照顾自己的。”黄丽娇说。
5年后就能出国与父母团聚
杰仔还有一位姐姐,姐弟俩都是由外婆照顾。
“我的子女几乎都出国了,我留在这里就是负责照顾好这些晚辈,最开心的就是能看到他们家庭团聚。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杰仔的外婆说。
“你知道父母现在在哪个国家吗?”记者问杰仔。
“在美国附近,平时都没有问大人们。”杰仔说。
“我们家跟他们家很要好的,各自的小孩也差不多大,以前都是一起接送上幼儿园的。后来杰仔的父母出国了,我们偶尔也接送杰仔姐弟俩。”黄丽娇说。
“我5岁的时候,父母出国了,他们没有告诉我。有一天醒来,姐姐跟我说,爸爸妈妈出国了,我哭了,哭了两三天。”说到这里,杰仔的眼睛盯着天花板,记者发现,他的眼角开始有泪水。
“那你现在想不想爸爸妈妈?”记者问。
“没有以前那么想了,现在有微信,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微信上聊天,不像以前,只有等他们有空才打电话回来。虽然他们有8年没回来了,但通过网络,我们彼此并不陌生。”杰仔说。
“我们家族也建有微信群啊,大家经常在群里聊天、发红包、抢红包,爸爸妈妈也经常在微信上给我发红包,我的生活费就是这么来的,很方便。”杰仔高兴地说。看来,网络已经成为杰仔与父母沟通情感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那你想不想出国和爸爸妈妈团聚啊?”记者问。
“想啊,当然想了,我要像表哥那样,学烹饪,学一门手艺,到时就可以出国了。”杰仔兴奋地说,到18岁,他能就出国与父母团聚了。
“你出国了,那你的外婆怎么办呢?外婆那么疼你,你舍得离开她吗?”记者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杰仔沉默不语,显得有点左右为难。
“他表哥年满18岁了,今年年初出国了,在国外做厨师,现在杰仔的衣服、鞋,就是他表哥在网上购买的。”杰仔的外婆说。
“好了,不要闷闷不乐了,到时你也把外婆接到国外生活,好好孝敬外婆,不就行了嘛。”记者对杰仔说,杰仔这才露出了笑容,使劲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