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亮相《中国戏曲大会》 泉州高甲戏推广传承在路上

2017年08月11日 10:4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6日晚,央视重点推出的大型中华传统文化节目《中国戏曲大会》亮相荧屏,它以竞技答题的方式,将中华戏曲丰厚的文化积淀、精彩的艺术表演进行完美呈现,不仅让众多戏迷过了一把瘾,也让更多不太了解传统戏曲的观众受益匪浅。

  在首期节目中,有着浓郁闽南文化特点的高甲戏登台亮相。“这对于高甲戏的传播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团长何杰说。

  亮相:以丑为美

  与《中国诗词大会》相比,《中国戏曲大会》最大的创新亮点就是在舞台上根据戏曲特点设立了一个表演区,使之与相对静态的古典诗词相比,更具艺术表演精彩纷呈的动感美。

  在首期节目中,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就带着压箱底的《连升三级》亮相表演区。《连升三级》在上世纪50年代享誉全国,被誉为“南海明珠”,它完整地把戏曲中的丑角艺术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令其他剧种至今难以望其项背。

贾福古(上图右)一角集中了高甲丑的多种丑艺。

  这次登上央视,泉州高甲戏剧团再次选择了这部骨子老戏。何杰说:“全剧主要角色除女主角外,几乎全是丑角,贾福古兼具公子丑、破衫丑、傻丑、傀儡丑、官衣丑等多种丑艺于一身,整出戏就是一幅形态不一、诙谐幽默的‘百丑图’。”

  据何杰介绍,节目中展示的是第一场《求亲》的一个片段,由国家一级演员陈江锋饰演贾福古,表演时间将近两分钟。“主要是让现场的选手嘉宾根据演员的表演,判断动作元素来源。”

  不过,群丑惟妙惟肖的演出让这道答案为“木偶戏”的考题变成了“送分题”。节目现场专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陈艳艳认为,高甲戏的丑行在戏曲剧种当中很有代表性,“绝对是独树一帜的”。

  福建自古就有“戏窝子”之称,有闽剧、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莆仙戏、木偶戏、闽西汉剧、潮剧、北路戏、四平戏、梅林戏等几十种。高甲戏能够走出“戏窝子”,登上《中国戏曲大会》的舞台,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

  传承:“两条腿”走路

  作为福建五大地方戏剧种之一的高甲戏流行于闽南、港澳台以及东南亚华侨聚集地。“上个世纪曾创作出中国当代十大喜剧之一的《连升三级》等优秀作品,要相信这一剧种的影响力,树立自己的自信和品牌。”何杰认为,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在传承与弘扬剧种中应起到示范作用。

  除了平时的下基层和剧场惠民演出,剧团还将高甲戏带进了小学、中学,甚至幼儿园。

  “地方戏剧进校园首先要选对题材,要找到中小学生熟悉的题材,让他们喜欢看,潜移默化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地方戏曲的魅力。”何杰说,高甲戏进校园的观众群体是小朋友,因此从2014年开始,剧团在进校园活动中特别选了童话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虽然该剧是根据普希金的童话故事改编,但演出用的音乐、表演形式、对白都是原汁原味的高甲戏。

  “一只脚在本地,还有一只脚就要跨出去。”何杰认为,走出去不仅可以弘扬泉州优秀戏剧文化,还可以吸收多元文化,滋养高甲戏。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上榜的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高甲戏《昭君出塞》将于明年1月开启巡演。近年来,泉州高甲戏频频亮相国内外文化交流舞台,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推广,成为闽南文化一张响亮的名片。

  “高甲戏是包容性很强的剧种,可以吸收一切有益养分探索艺术创新,创作更多‘接地气’的高甲戏精品。”何杰说,传承和推广高甲戏,每一个角落都不能放松。

【责任编辑:】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