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蓬江“路长+楼长”:探路文明城市创建新模式

2017年08月11日 11:0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志愿楼长入户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朱峰 摄
志愿楼长入户宣传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朱峰 摄

  炮台公园是江门市蓬江区的一个社区公园,每天都有很多居民来这里锻炼、玩耍。住在旁边的78岁志愿楼长郭向阳每天早晚都要到公园附近巡一遍,收集群众意见,查看有没有设施损坏等问题,并及时告知居委会人员。负责该片区的四级路长网格员,以及负责此路段的交警、城管等部门人员也会在工作之余关注片区的市容环境卫生情况,发现问题随手拍照发上路长微信群处理。两方面双管齐下,许多市民都反映,现在社区环境整洁漂亮了很多。

  随着创文工作不断推进,目前,江门市蓬江区通过设立“志愿楼长”,推行“路长制”,让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各展所长,结成强大合力,实现路段、片区管理和社区自治服务的无缝隙衔接,进而做到对城市环境的多时段、多角度管控,对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及时迅速解决,从而探索出一个“双制”各司其职的长效创文新模式。

  社区:处理楼长反映问题约4800件

  丽苑社区的志愿楼长何丽华是蓬江区最早一批志愿楼长之一。在没做楼长之前,她就是社区的热心人士,经常帮忙打扫社区卫生。现在,她更是每天早上都要出门“溜达”一圈,细心观察楼道是否存在乱丢垃圾、设施损坏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能顺手处理的,我就直接把问题解决好;处理不了的,就报告给社区进行协调。”她自豪地告诉笔者,经过楼长的宣传以及日常清理、监督,“牛皮癣”现象现在已从丽苑社区“销声匿迹”。

  像何丽华这样热心公益的人士还有很多。自2014年开始,蓬江区在全市率先建立起了志愿楼长制度,充分发挥这些热心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负责收集居民住户意见、动员居民一起搞好楼道的环境卫生、协调处理邻里关系和协助社区管理公共事务,推动建设美丽和谐幸福社区。

  “‘志愿楼长’这个角色既是法律法规的宣传员、治安防范的协管员、公共事务管理员,还是邻里纠纷的调解员。”蓬江区文明城市工作局副局长黄智军表示,“志愿楼长”热心公益事业,为居民提供服务,并且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加到社区服务的各项公益活动中,产生了积极效应,把整个社区融为一个大家庭。

  “现在大家的关系都很好,谁家的孩子需要照看一下,邻里都会主动帮忙。碰到哪里有问题,也都会找我,例如路灯不亮、芒果树被风刮倒等,我都会第一时间尽力帮忙,帮不了则报到社区,由社区协调相关部门解决。”甘化社区首批志愿楼长伍时用表示,担任楼长关键要实干,不仅要管理好楼道的卫生、设施,还应互相帮助,促进邻里和睦。

  目前,“志愿楼长”制度已实行3年,覆盖全区88个社区,“志愿楼长”总人数超过2000名,成功搭建起了居委会和居民间沟通的桥梁,全区处理“志愿楼长”反映的问题大约4800件,让“志愿楼长”切实成为居委会服务民众的有力臂膀。

  路段、片区:搭建起三级网格化基本架构

  做好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只是“志愿楼长”服务社区的一个方面。与此不同,蓬江区自今年6月1日正式启动的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路长制”试点工作,主要探索的是城区市容环境精准化管理。

  “路长”日常巡查的对象与内容包括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管理、重点场所和病媒防治等。“路长”作为所负责路段、片区的主要监管责任人,对责任路段、片区的日常巡查和相关问题的发现、协调、监督负总责,不仅要定期检查责任路段,做好存在问题的处理跟踪,督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还要检查反映职能部门的履职情况并提出反馈意见,建档立制。

  目前,蓬江区路长制试点涉及62条城区主干道以及75个行政片区,搭建起了三级网格化“路长制”基本架构。其中,区长为一级网格总路长,镇街领导及部门主要负责人为二级网格路长,村(居)主任为三级网格路(片)长,村(居)网格员为四级网格路(片)长。

  围绕路长制的实施,蓬江区建立了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路长制”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并将“路长”工作成效纳入镇(街)、村(居)年终考核。

  蓬江区还借助手机微信软件,建立了各级“路长群”,并将8大职能部门的分片负责人员纳入其中,确保每个问题拍照放上群,都有部门“认领”,等于在手机上建立了一个各层级组成的24小时在线“联席会议”,问题解决不了就逐层递交上去,大大减少了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情况出现。

  “路长制真的非常好用!对我们基层来说,一些问题以前需要一两周才能处理,现在一两天就解决了。”良化南第二社区主任梁小凤竖起大拇指说,基层单位现在也可通过路长制的微信群直接对接领导,直接参与监督,以前几年都没有解决的市容卫生问题,现在都解决了。

  “从运作两个月的情况来看,四级路长可以解决大约70%—80%的问题,其他的街道也都基本上可以解决。一些市民反映的问题,甚至半个小时就能解决到位。”环市街路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做到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该街道还安排了专员负责后台管理,如果路长反映的问题没有部门认领,后台会打电话通知部门,确保问题有人及时跟进处理。

  可以说,随着路长制工作的推进,蓬江区正探索建立一套针对市容卫生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结合志愿楼长特色品牌活动开展,尝试为实现城市精准化管理,推进创文工作的深入开展走出一条新路。

  基层样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加强了”

  铲车轰隆隆地来回平整路面,将城市花园小区后的一条200米空地清理得干干净净,只能从泥地里一些垃圾碎片看到之前的杂乱。

  篁庄社区主任庄健华指着墙上挂的“禁止种植农作物”警示牌说,这里曾是杂草丛生,堆放多种垃圾的烂地,还有周边村民在此种菜,对小区住户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但因为道路归属的问题,一直都没能进行整治,最后通过“路长制”聚集多个部门的力量,才将烂地作了平整,铺上砂石,一改以往的“脏乱差”面貌。

  作为一个村改居的社区,面积1.9平方公里的篁庄社区有着非常典型的城乡结合部特点——辖区内既有村庄,也有大型高档小区,还有公园、政府机关部门等,需要面对更多城市和农村之间生活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

  正因如此,篁庄社区工作人员对“路长制”的运作成效有更深的体会。从今年6月9日正式实施开始,该社区11名四级网格员每天都要对辖区进行巡察,此外,负责该片区的8大部门路长也会在路过此处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上群,做到及时发现并解决辖区内与市容市貌有关的各种问题。

  “虽然我们很早之前就开始尝试网格化管理,但现在结合路长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加强了。”庄健华指着手机中的路长制微信群告诉笔者,现在大家将巡察发现的问题即时拍照上传微信群,就会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员出面处理,社区对占道经营、清理建筑垃圾等问题都有了更快捷的解决途径。

  庄健华解释说,以前社区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打报告找部门解决,但是一个部门里面又有分工不同的科室,到底最终该找什么人解决,需要时间协调。推行“路长制”之后,直接把问题拍照发到微信群,直接就有对应部门的“路长”出来认领解决,免去其中很多周折,许多涉及多部门的问题也能加快解决进度。比如此前篁庄社区曾有一间水泥店,因为经常要运输水泥出入或卸货,破坏了原本的绿化带,并出现违停堵塞交通等情况。社区就和城管、交警、园林等部门一起到现场,跟店主沟通协商,最终制定了多部门认可的解决方案。

  许多居民都表示,现在很多向上反映的“脏乱差”问题都能得到迅速解决,城市环境相比以前已有了很大改善。(陶然 梁永超)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