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抗战胜利72周年 福建办展揭秘抗战时华侨进出国通道

2017年08月29日 09:18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起草的关于航道开通《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启事》的稿件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起草的关于航道开通《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启事》的稿件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中国侨网福州8月28日电 (叶秋云)在抗战胜利72周年之际,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档案馆、中共龙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精心筹办的“历史的见证——龙海抗日战争档案史料展”将于9月7日启幕。

  “在龙海档案馆翻阅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些关于龙海抗日战争的珍贵历史资料。之前这些资料从未面世,是历史最完美的佐证,于是策划举办这次展览。”作为此次史料展的策划人之一,施必祥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起草的关于航道开通《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启事》的稿件(下页)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起草的关于航道开通《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启事》的稿件(下页)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施必祥和旅居新加坡二十多年、近年回乡定居的杨强翻阅了大量馆藏历史资料,撰写《抗战时期闽省华侨进出国通道揭秘》一文,利用龙海市档案馆的馆藏档案为民众解惑。

  文中提及,清末,厦门作为福建省及周边沿海地区华侨进出国的港口之一;1912年8月起,国民政府在厦门设立福建省暨南局,派员驻厦门巡视、指导和检查进出人数。随后,福建省都督府首次公布《闽省暂行保护移民章程》,并在漳州龙溪(指现福建省漳州市市区和龙海市北部、西部)设立暨南局分局,闽西南一带华侨经龙溪、海澄,从厦门乘洋轮出入国事项,则由龙溪暨南局分局协助处理。

  1938年5月12日,日本侵略者占领厦门岛,随即又在6月间占领漳州东南海域的浯屿岛,整个厦门海域完全掌控在日本侵略者手中。日军封锁厦门海面,漳州龙溪、海澄成为“国防前线”,至此,福建省华侨出入家乡与南洋之间的通道完全被阻断。

  1939年初,侵略厦门岛的日军(以下简称“侵厦日军”)为解决厦门岛物资日益匮乏等问题,开放海域,让第三国籍民(中、日两国以外的英国、法国、美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家)申请牌照,自备船只或帆船,插上第三国国旗,与国民政府统治区进行商贸活动。

  直到1939年底,龙溪、海澄、鼓浪屿等地以这类方式登记的航船计29艘,行驶在漳城、石码、海澄、鼓浪屿之间,一些出入国的华侨会乘这些外国洋行轮船(多为华侨在新加坡、香港以英籍注册的船运公司所拥有)行驶至香港、东南亚。

  但是,由于日军在出海口浯屿设卡检查,对出入华侨进行欺骗、恫吓、扣留护照、洗劫钱财等行为,国民军为防日军侵入漳泉、缉查敌特并阻断侵厦日军物资补给,驻守于海沧、石美、海澄、港尾等沿海一线对出入船只、人员严密检查,因此华侨出入国还是被阻。

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特地印制《侨友出国应办手续通知书》,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特地印制《侨友出国应办手续通知书》,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1939年,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鉴于华侨出入的难题,几经周折,呈请福建省政府、驻闽绥靖公署批准,建立一条专载华侨进出龙溪、海澄、鼓浪屿的航道。龙海市档案馆的馆藏《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档案卷宗中,保存着该公会常务理事郑太奇于1939年12月5日起草的关于航道开通《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启事》的稿件。

  1940年1月1日,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建立的“漳鼓航道”正式开通。为了让更多侨民知道这一信息并了解如何办理手续,1月28日,郑太奇还特地致函《泉州日报》社,在报纸上刊登广告一周。

《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档案卷宗内也保存了有关起航初期记录及进出国华侨登记资料,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档案卷宗内也保存了有关起航初期记录及进出国华侨登记资料,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施必祥表示,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建立的“漳鼓航道”为因为战争造成隔绝之苦的海内外侨胞带来了福音,在抗战期间,福建省华侨都涌往这里。这可以从《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档案卷宗保留的大量华侨进出通行证申办手续文件得到证实。

  据资料统计显示,1940年间,经由“漳鼓航道”出入国的人数达3112人,其中出国1364人,归国1748人,当年属龙溪籍归国华侨347人,出国156人;海澄县归国华侨87人,出国17人。

《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档案卷宗内保存了有关起航初期记录及进出国华侨登记资料(下页),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澄码石角东海外华侨公会》档案卷宗内保存了有关起航初期记录及进出国华侨登记资料(下页),原件拍摄。 施必祥 摄

  “抗战档案史料的征集、编纂、研究是龙海市档案局档案资料整理、利用的一项重要工作。”施必祥表示,随着“历史的见证——龙海抗日战争档案史料展”展出,龙海市档案局将更深入地介绍馆藏抗战期间的档案材料,为广大民众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状况、民情民生提供可靠依据。(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