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瓷匠心独运 厦门会晤再放异彩

原标题:泉州德化瓷匠心独运 金砖会晤再放异彩
在日前召开的厦门金砖会晤中,德化陶瓷元素大放异彩。会场凤凰厅内,墙壁上有德化白瓷,会议餐具有德化白瓷……此次会晤中,德化白瓷在多个场合展示其耀眼的身姿,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518块德化瓷组成“云带” “飘”上凤凰厅
在五国大范围会议室凤凰厅内,德化白瓷被装饰于高达6.75米的主背景墙上部,五国国花浮雕交相辉映,洁白晶莹,宛若云带。据悉,该项目由德化县腾艺陶瓷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黄国銮研发设计,其造型取自展开的竹芯,上面雕有巴西的毛蟹爪莲、俄罗斯的向日葵、印度的荷花、中国的牡丹和南非的帝王花。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将518块大小不一的浮雕、阴雕白瓷作品,错落有致地分为七大板块,整体组成凹凸起伏的波浪效果。

“瓷器这种软装饰材料被当做硬装饰材料,这在国内应属首创。”该公司总经理曾昭腾介绍,项目团队采用铜丝加AB胶的方式固定白瓷。复杂精致的花纹构造、纯手工雕刻修模加上严格的标准,极大考验了创作团队的“精细活”,也使得初始时期的成品率几乎为零。但项目团队没有放弃,单设计方案就几易其稿,对坯体进行多次烧制试验,逐渐掌握烧成的收缩率,成品率才逐渐提高到70%。

据悉,为了最大限度契合金砖主题、体现五国元素和白瓷特色,黄国銮和团队成员们历时三个月,先后设计了三四套不同的方案,生产了2000多块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瓷板,最终从中精选518块,让德化白瓷实现了完美上墙。
金砖杯底变幻“牡丹” 点缀会议桌
在此次会晤中,德化白瓷不仅首次“上墙”,同时还登上会议和餐桌。陈仁海《四海同心》系列的国宴瓷多达118件(套),主要包括餐具套装、金砖元首杯、茶咖系列套装和洗漱套装等。据介绍,在这次会晤中所有大小会议各国元首均使用金砖元首杯。

《四海同心》系列国宴瓷以德化“中国白”和金砖五国的金色,象征海上丝绸之路的江崖海波纹和葫芦,寓意着天圆地方、五湖四海、福泽万代,把厦门最具代表性的鼓浪屿日光岩以大写意金饰的艺术手法,以极简练、纯净和流畅的金色线条,抽象概括地描绘日光岩的雄浑形象。整套陶瓷在装饰上使用吉祥纹饰“谷粒纹”,象征丝绸之路,其纹样饰于“中国白”的精致器皿上,更加提高其设计内涵和艺术观赏价值。

金砖杯的杯底,采用阴阳双面精雕的专利技术,透着光时,可见象征荣华富贵的国花牡丹;透光时,用手指按住花蕊,这朵牡丹则变成红牡丹,粉嫩可爱、妙趣横生;若用手机拍摄时,这朵牡丹花就变成绿牡丹;空杯时,是一朵白牡丹;加入水后,却是一朵黑牡丹。这种独具特色的釉下彩金线写意画,独树一帜。
闽菜代表佛跳墙炖盅,器形似帆船又似元宝,巧妙地把菜品的保温功能融合在一起,神似厚德载物、有容乃大,体现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值得一提的是首次亮相使用中国白的全釉瓷筷子,创新性的材质让它成为整套餐具中的又一点睛之笔。
“美轮美奂的‘中国白’餐具,胜似羊脂白玉,既是一套餐具又是一件艺术品!”厦门海悦山庄酒店行政总厨刘景文谈及此次选用餐具时,这样称赞《四海同心》餐具。他说,典雅高贵的“中国白”餐具更能衬托出美食的色彩,正所谓美器配美食,显得更加庄重大气。

餐具踏着“五彩祥云” 衬托餐桌美食
除了《四海同心》,德化五洲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精心制作的“五彩祥云”餐具也作为此次会晤会议用瓷。“五彩祥云”餐具以“万国建筑博览会”鼓浪屿风光为题材,分为水墨鼓浪屿和五彩鼓浪屿,以祥云为器形主要设计元素,采用德化建白为主要原料,并与鎏金工艺相结合,呈现“鼓浪元素,鹭岛风情,闽南气韵,中国情怀”。
德化五洲陶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建洲介绍,为了此次“金砖盛宴”餐具完美绽放,五洲邀请到10位国内知名陶瓷设计大师、专家,包括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国宴瓷器型总设计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教授张守智为器型总设计师,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郑景贤为花面设计师,历经9个多月匠心打造,突破多项技术瓶颈,经过重重筛选,终让其登上国宴餐桌。
此外,德化成艺陶瓷有限公司出品的、绘有金砖会标的3500件迎宾会议杯也在会议中使用,展示德化白瓷的亮丽身影。(王双季 黄谷莹 早报记者 陈小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