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佛山400岁茂隆酒庄旧址确认 或为岭南最早酒庄

2017年09月18日 14:3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被确认的茂隆酒庄旧址。
被确认的茂隆酒庄旧址。

  原标题:400岁茂隆酒庄旧址确认 系佛山最早酒庄

  记者日前从2017年度禅城区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区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已初步告一段落。目前,该项工作已产生了33处历史建筑的推荐线索。其中,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陶城大厦等年轻建筑入选历史建筑的推荐线索,成为一大亮点。专家表示,佛山的历史建筑没有时间限制,具有开放性。只要有一定的价值,能反映佛山当地文化的状况,年轻的建筑也可以入选。

  作为第一批的一类历史建筑的快子路43号骑楼,被证实是佛山最早酒庄(茂隆酒庄)的所在地。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博

  厂房、仓库成特色历史建筑

  记者了解到,禅城区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延续了第一批历史建筑普查的思路和成果,而有所创新。“一般来说,历史建筑、文物的年代比较长久。在广州,规定历史建筑要有30年历史。但佛山的历史建筑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有一定的价值,能反映佛山当地文化的状况,年轻建筑也可入选。”作为禅城区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项目负责人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林佳表示,包括跃进路29号仓库、石湾公园内的亭台、陶城大厦以及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等年轻建筑都纳入了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的推荐线索中。

  从《佛山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来看,佛山市对历史建筑的界定别具特色。作坊、商铺、厂房、仓库等在地方发展历程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都被明确规定和鼓励评为历史建筑,得到优先推荐。据介绍,第一批历史建筑普查覆盖了禅城区三四千处历史建筑,被证实有历史价值的有300多处。其中,61处被推荐为历史建筑,有218处被公布为一般推荐历史建筑线索。“这218处历史建筑线索是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的首选来源。”林佳表示。此外,通过全面普查,目前纳入第二批历史建筑推荐线索的共有33处。

  茂隆酒庄或为岭南最老酒庄

  记者了解到,依照评估价值区分,第一批的一类历史建筑有11处,二类历史建筑有33处,三类历史建筑有10处。其中,作为一类历史建筑的快子路43号骑楼,被证实是佛山最早酒庄(茂隆酒庄)的所在地。“虽然茂隆酒庄有很多记载,但它的实际位置早已无人知晓。我们在勘察快子路43号骑楼的牌匾时发现,上面有茂隆酒庄的痕迹,所以断定这里就是记载中的茂隆酒庄旧址。”

  据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佛山酒业同业公会就设立在快子路的茂隆酒庄。记者从现场一处2015年9月25日市政府公布的标识牌上看到,该建筑旧址当时只是注明为快子路43号骑楼。佛山老城区保护与活化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邓光民表示:“结合我们搜集到的民国时期该酒庄登报的广告,我们推断茂隆酒庄已有400年历史,很可能是岭南最古老的酒庄。”

  焦点:

  1.为何让市民来推荐历史建筑?

  一座建筑经历怎样的评定过程,才能成为法定的历史建筑?林佳介绍说,首先要经过调研形成初步成果,再经专家评审,公众参与,汇集各方意见,由市政府批准和公布,才能成为正式的历史建筑。其中,公众参与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满足历史建筑各方价值的前提下,我们会尽量选择部门及社会推荐的建筑。”林佳介绍说,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并不全由普查团队来操作,期间还广泛征集了社会意见,包括部门推荐和针对老专家、老教师、老居民的“三老”访谈。“我们希望更好地了解保护的状况、名单和策略。因为最了解佛山的是当地人,而不是专家团队。”

  记者了解到,此次入选第二批历史建筑推荐线索的麦家埠头就是由南庄紫洞村村民推荐的,反映了清末以来的水乡生活。此外,行通济牌坊及通济桥、中山公园群英阁与玉带桥、北社碉楼等均由社会推荐产生。总体来看,第二批历史建筑普查时间跨度大,从清末到当代都有代表建筑,且包括民居、祠堂、骑楼街屋、仓库、亭台楼阁、桥涵码头、门楼牌坊和碉楼等丰富齐全的建筑类型。

  2.如何用“黑科技”实现智能保护?

  市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测绘应用所所长康停军坦言,禅城区历史建筑普遍存在着历史资料不齐全的现象,一旦发生损坏,恢复起来比较难。这就需要采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历史建筑测绘、评价及管理新模式。“我们所获取的历史建筑点云数据、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三维模型等测绘成果构建成了历史建筑完整的‘基因库’,整合了房屋安全鉴定报告,与禅城规划‘一张图’综合信息平台形成连接,能够为禅城历史建筑的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那么,禅城区第一批历史建筑测绘采用了哪些黑科技呢?“以前常规的测绘工具是皮尺、测绘仪。现在,我们采用了测绘领域精度最高的三维激光扫描仪,来自动完成对历史建筑表面的高密度坐标点采集。”康停军介绍说,三维激光扫描在25米处的精度是正负2毫米,最大扫码速度可以达到每秒97万点,可以做到水平方向360度、垂直方向320度覆盖目标物体。以胜利村梁氏家庙测绘为例,三维激光扫描拍摄到的上亿个点云数据,结合无人机采集的纹理,形成了清晰的三维模型,从梁柱的雕花细节到庭院的环境都异常接近真实。目前,第一批历史建筑测绘已形成可视化成果,可以通过历史建筑“基因库”实现重建,也为展示推广城市历史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佛科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旅游系副教授杨俭波表示,通过智能传感技术,可实时全天候监测历史建筑状况,实现预警和智能处理。“智能保护可节约成本,且可对技术呈现做出优化。”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